tr920 wrote:
每家螢幕大廠都有獨家的螢幕調教技術
譬如使用獨家的演算法來對色彩作調整
通常外面賣的螢幕顏色都較討喜
而像是amoled的顏色特點也是特別的艷麗
這就是"楊善"
而像post-processing filter
這就是"隱惡"
螢幕會隱惡揚善,喇叭相機也是如此,都會針對消費者的口味去做調整
這大家都知道的事情,「隱惡揚善」是廠商都會做的事情,怎麼大大腦筋會轉不過來?
隱惡揚善有其合理範圍,目前有那些手機產品可以做到將低品質的訊源
轉換成高品質的畫面呈現?可否請大大列舉一下?
上面也有大大說,為了要做到這一點而讓原本可以播得順的影片變頓、手機發熱....
有這樣的必要嗎?
電視訊號都要從類比進步到數位化了,手機也不是播不動高品質的影片
有必要執著於低品質的影片嗎?
不知道是誰的腦筋轉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