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note 4 執行效能真有輸 iPhone 6 這麼多嗎?


Awang28 wrote:
請看人偶腳下踩的那塊...(恕刪)


請注意看每個人偶左邊耳罩的細節,

怎麼看都是note4的比較清晰...

至於人偶腳下踩以及背景的部份,看起來不是抹太大,

而比較像是淺景深的差異,

畢竟相機的光圈也不同,

而且拍照的角度也有些許不同,

話說各位看得到腹肌嗎?

似乎只有note4的腹肌比較看得出來阿...

寫過程式的人都知道,多線程的程式非常難寫,也容易出錯
此外,很多東西只能用單線程來處理

就這一點,Apple不選多核而獨好雙核是比較明智的
在手機平台上,單核高速遠比多核分工有利得多

至於那些甚麼多核跑分,看了、爽了、然後忘了比較好。
現在還有甚麼東西是iPhone能跑,但是Android不能跑的嗎?


就我的感覺,android更人性化一些,好的軟體比iPhone還多。


至於跑的快慢,老實說一般使用者根本感覺不輸來吧。

頂級的Android機子在跑遊戲時也都很順阿

Principe de Cancion wrote:
寫過程式的人都知道,多線程的程式非常難寫,也容易出錯
此外,很多東西只能用單線程來處理冷笑

就這一點,Apple不選多核而獨好雙核是比較明智的
在手機平台上,單核高速遠比多核分工有利得多

至於那些甚麼多核跑分,看了、爽了、然後忘了比較好。


那為什麼Apple不直接用單核心就好?

intel i7也不需要4核心又再加上HT另外多邏輯4核心,程式不是更難寫更容易出錯

所以,別自打嘴巴了
CDTIME wrote:
那為什麼Apple不...(恕刪)


我之前沒有說清楚
目前手機開發的主流語言,對多線程的支援並不太好
而事實上,多線程的程式絕對比單線程的難寫(race condition聽過了吧)
而且,手機大多數應用也用不上多線程
難道你要用手機跑蛋白質結構分析?
實際上,用到兩顆核心已經很厲害了
(小的寫得app絕大部份都是Single threaded...)

至於你說的i7,麻煩舉出一部手機或平板有用到i7的吧
況且,即便是傳統電腦程式,多半也用不盡所有core

至於為何要用雙核,我猜,因為偶爾也是有Multithreading的需要
iOS的kernel用了很多thread,這些高超技術留給高手們吧……我用我的single thread好了

還有,如果單用一顆超強單核,CPU的頻率勢必大增,耗電也大增
我想這是為了平衡的原因

至於Android陣營這麼喜歡8核心,那麼請Google把Erlang移植到Android吧
Erlang是我見過平行處理最簡潔有效的語言
成事之日,是萬民之福
心之死 wrote:
I6解析度1334x750跑紅色1080P怎麼跟I6+一樣分數?...(恕刪)

不就解釋過了?請舉一反三.....紅色綠色的部分,3D frame buffer一律render成1080p,然後輸出時對於IP6是scale down到1334x750進行顯示,對於N4是scale up到2K進行顯示,但是scaling部分是硬體線路實作,故不吃可程式化的GPU流處理器資源,真正吃資源的是在3D frame buffer中render成1080p,會動用到GPU流處理器資源,但是每一支手機都是同樣render成1080p,之後再透過硬體scaling到不同的顯示解析度(不吃GPU流處理器資源),因此才說紅色綠色的部分是可跨機比較的。



藍色橘色的部分,才是跑原生解析度,對於IP6來說是在3D frame buffer直接render成1334x750,而後進行顯示,不再經過scaling(因此叫做原生解析度測試;Native Res.),數字上當然佔便宜;對於N4卻是在3D frame buffer render成2K解析度,然後同樣不再經過scaling,但是N4的GPU並不夠力支撐直接render成2K原生解析度進行遊戲,因此藍色橘色的數字可以個別參考,但不適合跨手機比較。

Whistle Blow wrote: 不就解釋過了?紅色跟綠色的部分,3D ...(恕刪)

iP6和iP6+既然硬體都一樣,怎麼紅色分數一樣,照你這麼說,除了原生解析度外,其它都一樣,怎麼綠色分數不一樣?
心之死 wrote:
iP6和iP6+既然硬體都一樣,怎麼紅色分數一樣,綠色分數不一樣?...(恕刪)

您在實驗室做實驗,同樣的環境、嚴控材料份量跟器材設定,每一次的數據就能夠一模一樣?

強尼謝 wrote:
慘了,我的單眼相機開...(恕刪)


人偶腳下的木頭是跟人偶一樣的位置

根本不是淺景深的問題

沒有位差問題

是不是抹掉很清楚

說是淺景深也太扯了

更何況手機的鏡頭要有淺景深效果要距離落差很大才看得出來

難不成NOTE4的鏡頭比你的單眼還利害?
OpenGL ES Middleware調校以及GPU效能跟手機/平板3D遊戲的使用者體驗真正息息相關,但Antutu跑分數字具體到底代表什麼樣的手機使用體驗?拿手機處理器算流體力學模擬的效能嗎?.....

我前面的發言:
Whistle Blow wrote:
跑OpenGL ES的測試,至少還可以知道遊戲底層的GPU跟OpenGL ES middleware的調校良莠,畢竟這是跟手機/平板跑3D遊戲效能的真實使用者體驗息息相關的,但如果能夠以真實遊戲效能比較更佳。...(恕刪)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