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那張圖我也以為是RGB排列,現在才了解到一個"Adobe RGB廣色域"名詞,之前有看到說300dpi以上就算用P排,肉眼早已看不出邊緣有模糊或鋸齒,而現在P排的2K解析度高達515dpi,真的會比其它2K螢幕還不如嗎?jpeg711 wrote:"Adobe RGB"是做PhotoShop的那家公司 "Adobe" 在1998年提出的色彩空間標準,它不是子像素的排列方式。(恕刪)
skiiks wrote:沒有Adobe RGB排列 那是Adobe RGB的廣色域是歐大誤會了還是P排列 子像素總和還是輸其他2K螢幕 沒錯,真的沒有Adobe RGB排列:P至於AMOLED為何目前三星在312PPI以上要做Pentile,312PPI以下做RGB S-Stripe?原因是現在世界上OLED的製程技術還是以蒸鍍法為主,但蒸鍍法的子像素間距無法有效縮小,因此,面板的像素密度越高,子像素的開口率就會越小,這時後如果使用Pentile,就可以有效提高開口率。提高開口率有什麼影響呢? 首先,如果在 (1)OLED發光材料的發光效率不變 (2)通過發光材料的電流強度固定 這兩個條件下,那開口率較高,面板所發出的亮度就會較亮。相對的,如果 (1)OLED發光材料的發光效率不變 (2)面板亮度相同 ,那開口率較高,就可以降低通過發光材料的電流強度。這樣子有兩個好處,第一是比較省電,第二是電流較低,同面積的發光材料發出的亮度就會降低,可以延長發光材料的光衰時間,也就是壽命 (亮度降低30%,壽命會是2倍;亮度降低50%,壽命會是4倍)另外,製程上子像素間距如果做小一點,也可提高開口率,但這樣做製造難度就會提高,良率就會下降,產量就無法提高,三星的OLED面板廠如果要供應全世界數千萬片的產量,就勢必要有高的良率,否則就會像它S5 LTE-A的QHD面板,577PPI,產量只能供應韓國市場,導致歐洲版和新加坡版的S5 LTE-A面板還是使用Full-HD (型號SM-G901F) (p.s. 韓國版的S5 LTE-A型號是SM-G906S)。Pentile在440PPI以下或許眼尖的人還是看得到瑕疵 (比方說我,在15cm以內可以看到黑白線條邊緣的紅色子像素),但它的解析度不會因為Pentile而改變,在一般20-40cm的觀看距離下還是一樣精細,現在提高到515PPI以上,這樣也許我要離螢幕10cm才能看得到紅色子像素了。所以,Pentile現在根本就不是問題,重點還是發光材料 (三星啊,紅色綠色磷光材料你都不知道換了幾次了,藍色螢光材料你是什麼時候要換啊?)
對三星吐個嘈!「不過機身底部的microUSB,恢復為之前的USB 2.0而非3.0。三星的說法是,有些地區使用者在搭配使用Gear時,會覺得一台裝置是USB 2.0、一台是3.0,充電時不太方便,因此這次恢復為USB 2.0的規格。」這是我的期盼的落空之一,根本就是辦不到有最基本的突破V2.0的存取速度之關係!什麼搭配問題,難道大家不曉得USB 2.0 cable可在USB 3.0 port上通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