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雖然離題了...請問Note和PS Vita是同一面板嗎??


mudada wrote:
全部加起來就是 推估...(恕刪)


只能說你實在是太神了,光這些百分比數據就可以推算出來獲利

根據國外專業網站拆機後分析,iphone 4s 16G 硬體成本約$188 美金,而iphone4s 16G零售價為$649美金
但並不表示$649-$188就是apple的獲利,因為$188僅只是硬體元件成本

還需要扣掉硬體開發成本'軟體開發成本'包裝費用'模具費用'運輸費用'廣告行銷費用'倉儲費用....拉拉渣渣一大堆成本費用

況且各盤商(也就是各電信公司)的批價都不一定相同,$649 是最終訂價,apple給盤商的批價一定更低,應該要以批價來計算才準
扣掉這些成本最後的金額在乘以55%才是apple的獲利 ("傻瓜才會以為訂價乘55% 就是利潤")
而就我所知iphone批價比訂價少很多,訂價高是apple為了要維持iphone精品路線,但會買空機的畢竟是少數,iphone的補貼都很高,所以才會有洗iphone這種事

大家都知道電子產品是低毛利的市場,但是因為是自動化生產,所以可以很大量的生產,以量來衝營收
在市場上也只有iphone可以用低階的規格來賣高階的價位(但它軟體和其他設計很強),這連也擅長走精品路線的sony也辦不到


生意有這麼好做?? 我先前就說過智慧型手機市場是一個高度競爭的行業,要是競爭這麼激烈的市場還可以高毛利,那其他行業大概就可以躺著賺了
mudada wrote:
手機的利潤是最高的,這也是從來最高階的面板技術都先出現在手機上


恩...前後並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
最新的面板科技會優先用在手機上並不是因為手機的利潤高,
而是因為相較於其他面板產品,
手機的尺寸小,壽命週期也短,而且也具有能發揮"好面板"的功能。
說穿了就是比較適合當"白老鼠"。
AMOLED 目前還無法解決的衰退問題就是一個例子,
用在手機上,很多人幾乎一兩年就會換新手機,
(當然也有一隻手機用十幾年的,但是大多數會買智慧型手機的人換機頻率都比較高)
所以螢幕過個兩三年出現烙印還算可以接受,
但是其他需要螢幕的產品可就不是這樣了,
誰家的電視每兩三年就會換新的?
就算是相對比較容易換新的電腦螢幕也不是每個人都會兩三年就換掉。
這些產品需要的不是最新的科技,
而是穩定的壽命,
而這兩者通常都不會畫上等號。

那些根本沒有相關背景知識的記者隨便寫寫的報導其實看看就好。
他們在乎的是他們寫出來的東西有沒有人看,
而不是在乎內容符不符合事實。
不要被他們誤導了。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