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害,三星把台灣汽車原廠維修廠的那套學起來了,之前的公司就是這樣搞的,員工的績效獎金就是以汰換客戶車子的零件金額定比例當獎金的.所以師父獎金就..............猛換零件囉,想不到這招被三星學去了~~~台灣之光喔,終於讓韓國學我們了~~
adarque wrote:修車也是有類似的搞法...(恕刪) 一些公司都有可能有此潛規則?有的公司老闆,認為業務或銷售,才是有利於公司的,是現金流流入而後面的客服,或工程,或維修,都是消耗公司金錢,增加成本的,是現金流流出。老闆的觀念,是等於業務或行銷在養公司!基於此觀念下,自然就產生了,不足為奇。只是這種行為,要曲分是個人行為或是政策方面。
離職工程師指出,Samsung的維修站當然並非欠缺把屏幕跟玻璃分離的技術,其實是只換屏幕玻璃的話,收入比較低。而且,客戶根本不知道被換走的屏幕其實還有價值。因為大部分被換走的屏幕就只有屏幕上的玻璃受損壞,液晶屏幕的部分完好無缺,然後維修站就會把這些取下的液晶屏幕,賣到私人的維修店,過程中維修站與工程師會取得不菲的收入。這點我相信很多廠牌都是一樣的(不包含自肥那段)因為去年我摔破SONY XS的玻璃時,送去新宇估價,他們回覆雖然只破玻璃,但玻璃跟面板是一體的無法分開維修...
只要跟維修有關的就一定不會單純,像之前機車曲軸故障原廠報價需整支更換要價7000,給民間機車行判定只要更換培林含工資才2000,重點是民間要花更多時間去拆解曲軸,還要有辦法找到零件培林跟會技術,有些繁複耗時的維修方式並不是原廠會採用的,也沒人叫你保固期後一定要給原廠賺
danny9393 wrote:http://tw....(恕刪) 看到這篇,就想到我的note 1 也是摔到螢幕玻璃裂痕。保固期內送到神腦,神腦收了我5000維修費。難不成也是這樣的狀況嗎?錢的流失跟手機的更新一樣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