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韓國企業不會因為我消費這一次消費而壯大
台廠也不會因為我這次不消費而倒閉
錢是自己的,價錢差不多當然要買進口貨比較有面子也能顯示出自己的品味
「假」競爭力的論述
產品要有競爭力根本不用怕人家不買
偏偏人家韓國就是從沒有競爭力開始由自家人挺起
(君不見許多台灣廠品牌往往是在國外站穩腳根後才得到本國消費者的認同)
然後再來要求企業對台灣消費者要有特別優惠
真的要對國內優惠,又哇哇叫挑毛病
新產品新技術搶先在國內上市就會說---不想當白老鼠
新產品新技術先讓國外除錯也有話說---好貨都先給別人用
對國內便宜賣就有人批評---一分錢一分貨,賣自家人都偷料啦
賣得全世界一般價格咩---也不看看歐美的物價與薪資,賣台灣人這麼貴
那就在台灣賣貴一點吧---混帳!不用在台灣賣了
怎麼做都會有話說
企業內部的資金分配
投資技術的時候---燒那麼多錢又不能趕上歐美日,不如把錢分給員工與股東
要多分點股利時又說---原來賺這麼多阿!?那偷料偷得很嚴重喔!不如降價優惠台灣市場吧
投資通路與客服時---寧願產品做好不要送修
好好投資品質時被講---產能這麼低、客服這麼差,花錢找氣受
投資行銷又被說---把廣告費省下來好好把產品做好不是很好嗎?
總之就是會有一群人不管怎麼樣都會不滿
以前哈日的SONY,現在哈韓的SUMSANG
當這些產品出問題時也都會幫腔
那是消費者自己的問題
台廠呢?只要有一點風吹草動
就會被千夫所指、輿論凌遲
政府支持時會說:台廠不爭氣!圖利特定財團
政府閃邊時又說:為什麼日韓都有政府支持,台廠在做什麼!?
大概真的要去國外走一走,才會真的有支持國貨的心會慢慢萌芽吧
不敢說全部,起碼身旁大家派駐海外的同事們,都挺國貨並且唾棄韓貨(不買國貨者也會排除韓系品牌,任何產品都一樣,連衣服也不買韓版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