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位原廠做3C通路的從業人員給大夥一點想法,參考一下
一個商品上市前,若果已經有很不錯的風評及吸引力
很多時候,通路為了搶業績,很容易偷跑或包裝各式或模擬兩可的方案
這也是大家在不同的平台購買所見到各不同的銷售方案
只能說,手機單位本身通路控管能力有待加強
當然每個環節的代理經銷也有很多眉角,不是三言兩語可說明的
(這是公司銷售單位及相關從業人員的問題佔多數)
但手機部門本身為了能達到當初訂的銷售目標量(銷售量壓力)
因此超出自身原有的銷售控管能力而廣怖通路上市
所以就可能造成現在這些問題
銷售本來就有風險,採預購制一方面可依前期作業來評估此產品生產及銷售總量
以利庫存管理及銷售策略訂定或修正
但,銷售若不如預期,後續的產品替換週期到來,才是更讓從業人員煩心的(庫存壓力)
因為貨已經生產製造出來了,能說打掉就打掉嗎?還是換其他地區外包裝或重灌OS到別國銷售
拉拉渣渣寫一些,只是希望大夥能瞭解一下,買賣中本來就有很多環節要銷售端注意及勞心
消費者不見得瞭解這些,也不必要知道
但就商品而言,i 9000還是有它的優勢及賣點
總的只能說,各環節銷售單位,加油吧!
別把i 9000的名也臭下去了
而各位預購的大大,要就不要支持這混亂的銷售策略
要不就等待嘍!(或一直抱怨洗版給三星從業人員看,呵呵!)
這就是"供與需"啊!
http://www.flickr.com/photos/cbgree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