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

(影片重新連結)塑料散熱不如金屬!!Galaxy S4散熱效果不佳、效能下降!?是記者誤解讀嗎??


redwarf wrote:
這兩句話都有問題他應...(恕刪)

散熱設計好壞是一門學問,我不相信一味把熱導出去就是好的散熱.好的設計一定有考量使用者的感受.你對散熱好壞的定義就是把熱抽出去,那也ok.那請儘情設計將熱導到消費者的手上.
另外,影片中不是體感,是實際溫度,實際溫度都比較高,如你所說,那體感溫度肯定更加劇高溫感受.如此是較好的散熱設計...我沒話說.
我也不相信h這樣設計是為了散熱,反而應該是外觀考量下的副作用還比較合理.
再來,兩家的東西硬體完全不同,這是一種結果論,比較起來我也不認為體貼消費者的散熱比較不好.有爭議但可參考.其它full loading可以再加測一下就清楚了.
One類似的硬體,可以去玩玩看小米2,也是塑膠殼,燙不燙手自己去試吧!

redwarf wrote:
這兩句話都有問題他應...(恕刪)

散熱設計好壞是一門學問,我不相信一味把熱導出去就是好的散熱.好的設計一定有考量使用者的感受.你對散熱好壞的定義就是把熱抽出去,那也ok.那請儘情設計將熱導到消費者的手上.
另外,影片中不是體感,是實際溫度,實際溫度都比較高,如你所說,那體感溫度肯定更加劇高溫感受.如此是較好的散熱設計...我沒話說.
我也不相信h這樣設計是為了散熱,反而應該是外觀考量下的副作用還比較合理.
再來,兩家的東西硬體完全不同,這是一種結果論,比較起來我也不認為體貼消費者的散熱比較不好.有爭議但可參考.其它full loading可以再加測一下就清楚了.
One類似的硬體,可以去玩玩看小米2,也是塑膠殼,燙不燙手自己去試吧!

redwarf wrote:
這兩句話都有問題他應...(恕刪)

散熱設計好壞是一門學問,我不相信一味把熱導出去就是好的散熱.好的設計一定有考量使用者的感受.你對散熱好壞的定義就是把熱抽出去,那也ok.那請儘情設計將熱導到消費者的手上.
另外,影片中不是體感,是實際溫度,實際溫度都比較高,如你所說,那體感溫度肯定更加劇高溫感受.如此是較好的散熱設計...我沒話說.
我也不相信h這樣設計是為了散熱,反而應該是外觀考量下的副作用還比較合理.
再來,兩家的東西硬體完全不同,這是一種結果論,比較起來我也不認為體貼消費者的散熱比較不好.有爭議但可參考.其它full loading可以再加測一下就清楚了.
One類似的硬體,可以去玩玩看小米2,也是塑膠殼,燙不燙手自己去試吧!

qwqwqqqw wrote:
**********...(恕刪)

好像很厲害的樣子
可是兩支手機的CPU散熱方式完全不一樣

上圖可以看到
那塊有點粉紅色被放大特寫的是S4 CPU散熱模組
而S4 CPU的位置在她中間那層主機板(假設上層為螢幕 下層為其他原件和SIM卡&SD卡的主機板)


HTC ONE的CPU位置則是上圖拿起主機板中間
直接靠著背蓋
上圖來原為IFIXIT


上圖來源為IFIXIT

圈起部分緊連著背蓋

wanzuepao wrote:

散熱設計好壞是一門學問,我不相信一味把熱導出去就是好的散熱.好的設計一定有考量使用者的感受.你對散熱好壞的定義就是把熱抽出去,那也ok.那請儘情設計將熱導到消費者的手上.
另外,影片中不是體感,是實際溫度,實際溫度都比較高,如你所說,那體感溫度肯定更加劇高溫感受.如此是較好的散熱設計...我沒話說.
我也不相信h這樣設計是為了散熱,反而應該是外觀考量下的副作用還比較合理.
再來,兩家的東西硬體完全不同,這是一種結果論,比較起來我也不認為體貼消費者的散熱比較不好.有爭議但可參考.其它full loading可以再加測一下就清楚了.
One類似的硬體,可以去玩玩看小米2,也是塑膠殼,燙不燙手自己去試吧!


- 我來不及看到影片,但是我看了週刊的內容。依週刊的內文來看,我只能確定one比較早達到奶油被融化的溫度
- 兩台機器在熱平衡的情形下,誰的表面溫度比較高,週刊內文並沒有提到
- 金屬的體感本來就比塑膠材料來的弱勢,原因是因為金屬的傳導系數比較好。單位時間內較高溫的金屬會比塑膠給與手的熱量來的多
- 一般來說追求產品壽命的最佳化,盡可能的把熱散到系統外,這是目標。因為廢熱會造成系統內溫度升高,進而加速老化因子的系數
- 表面溫度的要求通常是在手持、醫療產品被加注的要求。原因是這會跟人體操作有直接的影響。
但是,這不代表,thermal工程師會把廢熱保存在系統內。大部份的情況下,還是會找出不影響接觸面溫度的方式將熱導出
- S4 & ONE的散熱好壞其實週刊的比較方式是不正確的。週刋"只證明了ONE的溫度提升的速度比較快達到奶油融化的溫度"
- 如果S4的熱平衡下,仍然保有"奶油不融化"的能力,我會說S4在散熱處理方面比ONE來的好。
但是,如果不是的話,我只會說S4在某些使用情況下讓使用者有更好操作感。
因為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常時間的full load操機器

一般來說,散熱的目標是盡可能的排熱。
但是應用在某些產品上可能會標注:
接觸面的溫度不得與常溫(25度)差距15~ 20度、在高溫環度(~40度)不得超過55度之類的要求。
設計人員在設計產品時,就需要考慮進去,避免使用者在操作機器時候受到傷害
這是針對使用者安全上考量。

但是如果是針對比較龜毛的廠商,他們會將溫度上升曲線定義下來。
為的就是追求比較好操作感覺。

與你的說法並沒有差別。
在網路上找到影片備份了,
重新補上連結。

沒看到影片的請洽第一樓!!
【S4-門事件】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68&t=3345824&p=1#43551387
大家真是有心 乾脆借實驗室來測試好了...
fsfnfz wrote:
低階S4議題懶人包

影片為利用奶油塊隨機殼表面溫度升高而融化,
表現出機殼溫度,
間接表現出手機的散熱能力。

影片回來了

簡單物理學原理,

金屬的熱傳導能力比塑料好,
(即金屬熱阻抗比塑料低)
散熱能力也較佳,
實驗的影片也正好驗證此原理!

雖然把熱包在裡面看起來不會熔化奶油、也不會讓手感覺溫溫的,
可也正好與這兩篇文章相呼應:
安兔兔官方評測S4,推測過熱導致效能下降
三星Exynos 5410由於散熱與設計上錯誤,產生功能上的問題

==========================
但是!!

該篇報導的記者的解讀竟是"表面溫度低的手機就是散熱較佳"
完全與事實悖逆,
不知道是專業素養不足?
還是有其他原因?

令人想起這篇:
三星S3故障奪冠,HTC One疑遭抹黑陪榜,成故障第2名!

====================================
另外在本板的
TaiwanSamsungLeaks - 揭露台灣三星與鵬泰奇特的行銷手段(4/5日三星澄清)
的 #14043樓就有該週刊刊登該測試的照片了,
此為壹週刊621期的三支機皇手機散熱測試影片!!

==================================================
補充內容:

一般量測溫度最常見兩種方法:
1.點溫度線(利用熱電偶原理)
好處是可量測內部位置溫度、不受量測點的表面狀況影響(不失真)
壞處是要固定溫度線、溫度線點不好可能會影響點溫度結果

2.紅外線(又稱IR,偵測物體輻射的紅外線能量)
好處是不需接觸量測面
壞處是遇到表面反射性高的材料可能會有誤差

========================================
實驗的基本原則就是:
要量測到溫度穩定
也就是量測到溫度都不會再有大變化,
散熱速度=積熱速度
才能表現出機器發熱、散熱的全貌!!

========================================
實務面來說,
解散熱最常見的兩種方法:
1.加大散(發)熱物(片)的接觸面積,以增加空氣接觸面,增加空氣帶走熱的速度
2.增加發熱物、散熱物的"熱均勻度"

關於熱均勻度:

大家可有想過:
散熱片是越大越好?還是越小越好?

答案是沒有一定的,
每種物質都有"熱阻抗",
熱阻抗越大、熱能傳遞越慢,
(這邊在講的不是比熱,比熱主要影響單位溫升可帶走的熱量)
而且與電阻抗相同的是,長度越大、熱阻抗越高。
所以散熱片太大反而增加熱組抗!!

反過來說,
散熱片越小越好嗎?答案也是否定的,
散熱片小的話,
熱集中在某一端,
一頭冷一頭熱等於冷的那邊沒散到熱,
不熱的地方地方等於沒用到或利用率低。

是故該影片表現出來的,
是三隻手機達到"熱均勻"的速度,
(僅片段)
熱均勻度最高的當然是最早達到穩定溫度的,
也就是同一時間內,
溫度提升最快的!!
=========================================

以這個影片來說,
只能說塑膠背蓋隔熱好,
CPU熱它的不幫它降溫,
該設計可能是以"減緩影響手握溫度提升的速度"出發,
但不代表長時間溫升穩定後,
塑膠背蓋的溫度會比金屬低。

而金屬背蓋則是熱均勻度較好,
外殼熱的快,
但是長時間比較下來,
理論上金屬背蓋的溫度會比塑膠背蓋低,
再比較裡面的CPU溫度,
當然是有金屬協助散熱的CPU溫度會比較低囉!!

以上有誤或錯字歡迎指正!!


對岸one背面塑料還疊兩層,照樓主的說法散熱肯定較差,
那htc頭殼啪代不用鋁殼反用塑料,樓主要不要也批一下?
要是對岸雙卡雙待塑料版背殼溫度比鋁殼版低,樓主也會說散熱差嗎?
wanzuepao wrote:
One類似的硬體,可以去玩玩看小米2,也是塑膠殼,燙不燙手自己去試吧!

我看也不用米2S了,光one塑殼版就叫樓主難圓自己的說法了,
當場打臉打得啵響
hungmaxy wrote:
好像很厲害的樣子
可是兩支手機的CPU

粉紅色的那個是不是俗稱『豬頭皮』的散熱墊?
S4看起來只用一小塊,
另一個機器的看起來大多了!

fsfnfz wrote:
低階S4議題懶人包影...(恕刪)


塑膠機散熱差... 這是常是吧

不然cpu上的散熱片就是塑膠製了XD
  • 3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