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預購到了900萬支


Schindler wrote:
去年一名韓國的著名資...(恕刪)


不令人意外。想想01之前被三星怎麼威脅的。。。。。
買支手機看喜歡就買拉....管那堆相關信息做甚?

那是炒股票的人 想要影響股價才要做的功課~~

又不是在選總統....研究htc 三星到底做了啥好事也沒什麼意義


重點不就是手機到底好不好用 順不順眼 就不就手

不知道現代人究竟是怎麼了,研究那堆阿哩不達究竟有何幫助

到底會幫你添增多少使用體驗感受....
Giovanni Romano wrote:
買支手機看喜歡就買拉....管那堆相關信息做甚?

那是炒股票的人 想要影響股價才要做的功課~~

又不是在選總統....研究htc 三星到底做了啥好事也沒什麼意義


重點不就是手機到底好不好用 順不順眼 就不就手

不知道現代人究竟是怎麼了,研究那堆阿哩不達究竟有何幫助

到底會幫你添增多少使用體驗感受...


行銷不是講求品牌認同度嗎?
什麼樣的人用什麼樣的手機廠生產的手機,
如果認同以不當手段來競爭的,
那就買以不當手段來競爭的產品吧!
Giovanni Romano wrote:
不知道現代人究竟是怎麼了,研究那堆阿哩不達究竟有何幫助
到底會幫你添增多少使用體驗感受.......(恕刪)


會啊~~
當我想到我手中好用的手機是出自我所居住的這片土地且站上國際的品牌
我的體驗感受很爽很真實啊~~~
尤其搭飛機去國外當飛機降落停好時同樣的手機開機聲此起彼落時~~更爽!!

Giovanni Romano wrote:
買支手機看喜歡就買拉...

重點不就是手機到底好不好用 順不順眼 就不就手
不知道現代人究竟是怎麼了,研究那堆阿哩不達究竟有何幫助(恕刪)


是啊~~
買手機都會先比較好不好看、螢幕多大
CUP RAM ROM 等規格....

前面都一堆比較項目了,只不過多思考一項對於國家的貢獻度...對消費者是很苛求?

或許你不重視這個項目,所以不比較,但不表示這個項目就不重要
願機會永遠對你有利 May the odds be ever in your favor.

peterTG wrote:

1.我覺得,你的稅法要去修練一下。
如果是列入成本,進口那些稅零零總總加進去是直接反映在成本上,所以如果是依靠進貨,一次貨都會拉到一定數量,來降低每一個單品的成本單價。
至於如果是在台灣島內組裝販售,在銷售時還必須開立5%發票,這是逃不掉的,另外在台組裝的薪資可以視為固定成本,這個部分是無法隨著商品數量多寡而減少的,你說呢?

2.我也以為你是想談營所稅,不過我聽你在那講扣抵來扣抵去的,怎麼都覺得你是在談營業稅,不是嗎?
你去查一下營所稅的計算上,成本可不可以扣抵,你就知道了。

3.我覺得你對會計領域不熟,就不要一直講,這樣只會讓人覺得霧煞煞,有誤導他人之可能。...(恕刪)


所以不就是問你
台灣三星把手機進口進來,算不算是台灣三星的成本
既然是成本的話,那還會計入應繳的稅額內嗎?

"營利事業所得之計算,以其本年度收入總額減除各項成本費用、
損失及稅捐後之純益額為所得額。"

這句話不是我編的...你說呢?

另外,台灣三星的手機要銷售也是要開立 5% 的發票,這是逃不掉的(合法狀況下),
另外台灣三星因銷售服務人員的薪資可以視為固定成本,
這個部分是無法隨著商品數量多寡而減少的,你說呢?

---
我說啊~~~你提這個要幹嘛?
你說的這些稅額成本之類的,台灣三星還不是都一樣?那只說台灣 hTC 是想表達?

至於員工薪資提列為成本,而減少企業應繳稅額
前面已有網兄說過了
但還是不得不說,難道hTC員工領了薪水,都跟你一樣全部往國外匯
然後就喝西北風過活嗎?

重要的是,你買三星的手機後,手機本身的獲利,還是到國外去
而買hTC的手機後,手機本身的獲利,還是留在國內(甚至hTC在全世界賣的手機獲利,都會回到國內)

----
只能問,你真的是認真提出這樣的論點嗎?
願機會永遠對你有利 May the odds be ever in your favor.
Ramsa wrote:
所以不就是問你
台灣三星把手機進口進來,算不算是台灣三星的成本
既然是成本的話,那還會計入應繳的稅額內嗎?

"營利事業所得之計算,以其本年度收入總額減除各項成本費用、
損失及稅捐後之純益額為所得額。"

這句話不是我編的...你說呢?

另外,台灣三星的手機要銷售也是要開立 5% 的發票,這是逃不掉的(合法狀況下),
另外台灣三星因銷售服務人員的薪資可以視為固定成本,
這個部分是無法隨著商品數量多寡而減少的,你說呢?

---
我說啊~~~你提這個要幹嘛?
你說的這些稅額成本之類的,台灣三星還不是都一樣?那只說台灣 hTC 是想表達?

至於員工薪資提列為成本,而減少企業應繳稅額
前面已有網兄說過了
但還是不得不說,難道hTC員工領了薪水,都跟你一樣全部往國外匯
然後就喝西北風過活嗎?

重要的是,你買三星的手機後,手機本身的獲利,還是到國外去
而買hTC的手機後,手機本身的獲利,還是留在國內(甚至hTC在全世界賣的手機獲利,都會回到國內)

----
只能問,你真的是認真提出這樣的論點嗎?

所以我才問你:你真的懂會計嗎?

Ramsa wrote:
"營利事業所得之計算,以其本年度收入總額減除各項成本費用
損失及稅捐後之純益額為所得額。"

我前面講幾次了,HTC就算在台製造,除了進口的原料算成本,其他雇用人和購買台灣在地原料都列支費用的話,請問跟成本有啥區別嗎?

還是你要告訴我HTC聘用台灣人組裝這塊或買材料的支出都到哪去了?

至於前面我也說過了,三星整機進口就算列為成本,一般狀態下銷售金額會隨著成本高低而調整,所以成本高低根本就不影響最後要繳的稅,影響要繳的稅的多寡取決於銷售多寡,銷售越高,毛利越多,毛利越多所可以列入課稅的部分就越大。

至於我提5%稅額的部分,你不懂我提這幹麻,就充分說明你根本不懂會計。
HTC在台購買物料,對方開立的發票5%可以扣抵營業稅,而同樣HTC銷售手機的時候也是需要開立發票,同樣可抵稅,對台灣整體稅賦來說並不見得有幫助。

我也提過了,員工薪水一般不可能提列為成本,你可以去查一下會計上有個薪資費用這個科目。

另外我要提醒你,你可以上網查一下HTC他們老董去美國逛蘋果店採購這個新聞...
在提醒你,在台灣有錢人多半也是買進口車,你以為你認知的台灣人都是愛國愛台灣只買國貨?

如果你是很認真的認為台灣內需消費比較重要,那你可以繼續這樣認為。
現實是世界早就國際化了,產品的優勝劣敗取決於本身的價值與替代性,台灣的原料和商品如果走不上國際,該反省的是自己,而不是透過宣達買品牌產品對台灣有利或愛國這種方式來掩蓋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不足這個事實。

消費者該想的只有自身的利益,如何用最少的錢買到最爽的商品,不就是這樣?
我沒你想的那麼多,但我只能告訴你,台灣兩千三百萬人就算全部動員,也不太可能影響世界的產業鏈,國外不採用台灣的原料和商品,台灣遲早會被擠出產業鏈。
而台灣的市場目前計算是不足以自給自足,長期下來台灣會怎樣不用說了吧,有時間促進內銷,還不如多抓幾個外國人來把台灣手機賣給他們。
這是上會計課嗎???
落落長到我眼花撩亂......
peterTG wrote:
所以我才問你:你真的...(恕刪)


在提醒你,在台灣有錢人多半也是買進口車,你以為你認知的台灣人都是愛國愛台灣只買
?

如果你是很認真的認為台灣內需消費比較重要,那你可以繼續這樣認為。
現實是世界早就國際化了,產品的優勝劣敗取決於本身的價值與替代性,台灣的原料和商品如果走不上國際,該反省的是自己,而不是透過宣達買品牌產品對台灣有利或愛國這種方式來掩蓋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不足這個事實

----------------------------------------------------------
再同意你不過了.................
說實在的就一支手機而言...用H牌或S牌...有必要那麼講的很愛國./.
說實在的等錢再賺多一點..人生視野必然更為不同...

手身邊吃的用的..所謂的愛國意識下的國貨必然已不會存在這些人的眼界裡
可說不對嗎????
這就是人間世俗啊..能超越的人也不會在這網路論壇世界裡談論到這等問題
不是嗎???
ccl8659 wrote:
在提醒你,在台灣有錢...(恕刪)


中肯

這些愛國者通常是喊假的..真正目的是來嗆聲鬧場而已
愛國者敢發誓一輩子沒吃過沒用過台灣廠牌之外的嗎???

所以...都怪三星太紅了嘛...
因為機紅,是非就跟著多.....
  • 2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