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befine1 wrote:兩位大大的觀點.其實都是針對[黑色部份]...也就是不發光的相素來探討..但我怎麼看..蒸渡金屬開孔不能太近...不就是造成(黑色矩陣)太多的原因嗎??...(恕刪) 黑色矩陣是專有名詞,專指CF玻璃上,利用黑色樹脂或金屬鉻形成的遮光製程,而三星的AMOLED沒有BM是千真萬確的,我們從第一代 (某iriver MP3) 拆到現在了。換言之,畫素間的黑色區域只是不發光,上頭並沒有任何BM結構存在的。
虎班喵喵 wrote:白光oled + cf現在不是LG的技術走在前面?...(恕刪) 不會什麼都是韓國人的技術的,白光加CF其實台灣發展非常久了,(最少六年以上)只可惜一直缺乏有力的投資跟支援,台灣的顯示器本業賠錢的多,賺錢的少,要支援RD也是力有未逮,好不容易整併了,什麼時候才能更團結一點?三星在OLED的研發人員,可是我們的十倍以上啊 (遠目)
ppt12527 wrote:想請問一下,Appl...(恕刪) Apple有自己的面板設計團隊,所以設計、模擬跟開驅動IC等等多半都是他們自己掌握,然後找一家合作廠商,在他們的工廠下貨,等於要代工蘋果的東西,整個面板製程也是要攤給他們看的,而且也會有人一直在那裡下指導棋...只是水果量大啊,想吃也沒辦法...
battlewindRS wrote:VIVID和ONES一個S3一個S4 CPU就算差很多了且VIVID螢幕還是大了一點... 恩 vivid螢幕是大了一點,那就用rhyme來比,wvga 3.7吋螢幕+1Ghz單核心,和one s 28nm s4 1.5Ghz雙核心+4.3吋qhd amoled螢幕,one s還是多出50%的撥放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