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

(影片重新連結)塑料散熱不如金屬!!Galaxy S4散熱效果不佳、效能下降!?是記者誤解讀嗎??

我只知道過熱對電子產品的壽命會有影響

mmmtoast wrote:
更好笑的是有人一值號稱45度左右就會燙手(恕刪)


個人經驗....
我泡澡的時候
溫度超過42度時
用手摸就覺得很燙
【S4-門事件】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68&t=3345824&p=1#43551387
另外,
說手機外觀不好看,
但是套保護蓋上去還不都一樣!!

同理,
嫌散熱好手握會溫溫的,
也可以套保護蓋做隔熱,
只是散熱不好不知道是否影響手機壽命!!
【S4-門事件】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68&t=3345824&p=1#43551387

hungmaxy wrote:
S4發表以來 此樓主...(恕刪)

這樓主看來專門針對S4來的~~發了不少篇對S4相當有意見的文章....難到S4比他的手機強~~

他眼紅慌了??

~rocky~ wrote:
S3 S2 S 還有...(恕刪)



沒聽過熱當,那你有沒有聽過死機

三星法務,還再想要如何滅跡勒

alesiX wrote:
那塊塑膠防燙蓋的原理...(恕刪)

顧名思義防燙蓋
你以為有散熱效果???
熱都悶在裡面,難怪S3爆出死機潮~
而且塑膠遇熱久了會溶出有毒物質~


通關密語:三星好.三星棒
電子產品過熱容易當機,且金屬的散熱能力確實比塑膠好,會把散熱最差產品捧成最好的產品,當然是寫手們的功勞
一般量測溫度最常見兩種方法:
1.點溫度線(利用熱電偶原理)
好處是可量測內部位置溫度、不受量測點的表面狀況影響(不失真)
壞處是要固定溫度線、溫度線點不好可能會影響點溫度結果

2.紅外線(又稱IR,偵測物體輻射的紅外線能量)
好處是不需接觸量測面
壞處是遇到表面反射性高的材料可能會有誤差

========================================
實驗的基本原則就是:
要量測到溫度穩定
也就是量測到溫度都不會再有大變化,
散熱速度=積熱速度
才能表現出機器發熱、散熱的全貌!!

========================================
實務面來說,
解散熱最常見的兩種方法:
1.加大散(發)熱物(片)的接觸面積,以增加空氣接觸面,增加空氣帶走熱的速度
2.增加發熱物、散熱物的"熱均勻度"

關於熱均勻度:

大家可有想過:
散熱片是越大越好?還是越小越好?

答案是沒有一定的,
每種物質都有"熱阻抗",
熱阻抗越大、熱能傳遞越慢,
(這邊在講的不是比熱,比熱主要影響單位溫升可帶走的熱量)
而且與電阻抗相同的是,長度越大、熱阻抗越高。
所以散熱片太大反而增加熱組抗!!

反過來說,
散熱片越小越好嗎?答案也是否定的,
散熱片小的話,
熱集中在某一端,
一頭冷一頭熱等於冷的那邊沒散到熱,
不熱的地方地方等於沒用到或利用率低。

是故該影片表現出來的,
是三隻手機達到"熱均勻"的速度,
(僅片段)
熱均勻度最高的當然是最早達到穩定溫度的,
也就是同一時間內,
溫度提升最快的!!
=========================================

以這個影片來說,
只能說塑膠背蓋隔熱好,
CPU熱它的不幫它降溫,
該設計可能是以"減緩影響手握溫度提升的速度"出發,
但不代表長時間溫升穩定後,
塑膠背蓋的溫度會比金屬低。

而金屬背蓋則是熱均勻度較好,
外殼熱的快,
但是長時間比較下來,
理論上金屬背蓋的溫度會比塑膠背蓋低,
再比較裡面的CPU溫度,
當然是有金屬協助散熱的CPU溫度會比較低囉!!

以上有誤或錯字歡迎指正!!
【S4-門事件】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68&t=3345824&p=1#43551387
  • 3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