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

[徹底研究]5/7新增相素算法 SⅢ 4.8吋屏幕背後不能說的祕密,AMOLED相素密度的技術瓶頸


煙水寒月 wrote:
說真的...用過No...(恕刪)

其實手指觸碰比較沒感覺, 但是如果是用筆寫大概會比較有感覺
螢幕顯示層和外玻璃越接近會越好...

note 可能是又插了 wacom 筆寫感應層
所以其實顯示層離最外的玻璃似乎更遠了
超專業的阿~~~ 看這個有意義多了
"要亂版的大大可以先出去了"

只有你先出去了!你沒有資格出這一句!

有不對,大家的確是可以亂

公平原則!
樓主專業文章,一定要推的!

01需要更多理性分析文章,長知識了。

extremboy wrote:
1.前言 首先申明...(恕刪)


比我自己亂GOOGLE還要詳細~~非常感謝您的解說

小弟受益良多
三星AMOLED解析度的無法提高不是因為要留黑邊,而是其中所用金屬光罩已經到極限了,除非走別的技術(三星也已跟3M買斷),現今AMOLED解析度極限約在257ppi,友達有發表過,雖然規格高量產有些困難,但也差不多了,大約是4.3吋 QHD的等級,是真實解析度喔。
大大精闢的介紹,讓小弟發自內心的佩服,
看來AMOLOED也還有一大段要進步的空間,
給滿分看待這篇文章。
也希望日後還能看到這種內含的介紹!!
這位大大講的一點都沒錯^^
三星的雷色製轉印如果成功量產,真的不用玩了
pinfantw2001 wrote:
不錯的觀點, 但也不完全正確, AMOLED之所以用pentile排列, 完全是因為相同 subpixel大小下, "良率"遠不如已量化之TFT, 不能這樣就說它做不到220以上的sub-PPI值, 而Samsung當初為了達到較高的PPI值, 跟一家美商買下pentile排列技術, 並大量應用在小型的AMOLED螢幕上, 因為採用subpixel排列, 所以會有先天的色偏問題, 因為垂直與水平的RGB排列的subpixel不一致且解析力不足, 較不能騙過人眼所至,但以AMOLED 的自發光特性,薄,超高對比彩度來看, 它仍是極適合在手持行動裝置, 這也是什麼各家廠商目前積極開發AMOLED的原因, 它終究有市場, 對絕大多數的使用者, 亦不是魔人級的完美主義者,真的會在乎在角度側看時那輕微的色偏嗎? 我想應該不至於吧... AMOLED不是個壞東西, 我寧可說搭配pentile排列, 只是為了通往高PPI的過渡技術,將來RGB排列的AMOLED終究會越有越來越高的Sub-PPI值的...


我比較能接受這個論點.....pentile 在我看來算是三星衝市占率的策略,我自己是沒法接受這樣的商品.
RBG 有效畫素這種東西,在 pentile matrix上根本沒有比較的基準,跟畫素密度稱不上有學理的關係.GGBR VS RGB 這要怎麼比??

蘋果造勢的所謂的視網膜銀幕,真的是莫名其妙的把所有的製造商牽著鼻子走.....自己又沒有面板廠,衝甚麼畫素密度?有幾個人不用放大可以直接讀取iphone4原生解析度的文字?
好吧,還是得感謝蘋果壓著三星乖乖的當零件供應商,造就目前的恐佈平衡

一直希望3C的規格能著向上提升的方向發展,蘋果追求的只是利潤跟消滅敵人,把OLED的成長硬生生的壓制住...應該說是 RGB 三色 Real trip 正規的 OLED技術,

我承認三星出了Galaxy Tab 7.7 某種程度上算是盡力了,我自己也贊助了一片.
sony 停產的XEL-1 2007年生產(10bit panel ),相對於Tab 7.7,色階不連續跟發色偏綠的現象都好上一大截,當然價錢也貴上一大截....

就算是虧損連連的sony,所有的有機EL產品也是real strip RGB,包括跟三星叫貨的 PS Vita 也是 real strip.

一定要衝300 dpi這樣的解析度,還要 real strip 我想就算是三星也撐不下去吧
PVM-740 : sony 解析度最高的產品,~~ 也是沒有到300 sub-ppi ....





版大的文章內容真的很扎實~
受教了~
這才是我期待在01看到的文章~
  • 4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