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hosPan wrote:但是中間要用CVD 沉積 5um 厚的 Passivation Layer, 很貴吧?跟CF中間還有填充物,這些成本都是比三星更高的部分再來,SONY的結構沒機會後續用雷射進行OLED缺陷修復了,良率只會更慘而已...(恕刪) Passivation層都是要做的,好像與有無CF無關,上下板間的填充材料確實會帶來一些良率的麻煩,但成本提高有限。另外Sony的結構還是能修啊,就是透過CF下去轟而已,但只能把亮點修成暗點。
ddcatt wrote:Passivatio...(恕刪) 是5um的SiNx 還是SiOx嗎? 應該不可能用這兩種材質做這麼厚的passivation吧?可以用organic取代?另外cavity的部分是影響亮度還是ntsc呢?我記得共振腔的用意是為了擷取更多的發光效率?ps.抱歉, 我只設計過ips, 不過也想看看oled的一些問題, 如果有白痴問題還請多多包含
ddcatt wrote:Passivatio...(恕刪) 三星的 Passivation 是用 有機材料作的,目的是為了改善視角問題,幾百個A厚度而已,上面就是空氣跟封裝玻璃了SONY的 Passivation 作那麼厚是為了保護嬌貴的OLED,不要被填充膠弄壞那層東西是 SiON SiOx SiN 之類的多層膜材料,逆向工程拆來看的確就是這麼厚雷射透過 CF 是沒有辦法修復 OLED 自己的缺陷的,不僅會整個爆開,還可能造成短路除了把整顆打掉以外沒有其他辦法不管您是使用紅外線還是紫外線還是綠光雷射都無解但是三星的架構還有機會把壞掉的修回來正常發光Cavity 同時會提高色純度跟發光效率。
EchosPan wrote:但是三星的架構還有機會把壞掉的修回來正常發光...(恕刪) 這是我好奇的,雖然理論上能修,不過不曉得三星是否真的有去修?如果是電路方面的缺陷,在蒸鍍OLED及封裝前就能處理,但如果是蒸鍍後才造成的暗點,多半是particle導致正負極短路,這種東西要修,也得辨識出particle的區域,再單獨把該區域用雷射隔離開,即使能修,難度也不低。至於你說passivation的問題,不用那麼厚也OK的,這應該不會阻礙sbs + CF的架構,如果三星體認到色偏未來是個大麻煩,就可能投入去做,但現階段,只靠調整cavity就足以應付。三星的色偏問題在S1, S2時代達到高峰,可是S3/Note2修回來非常多。我實在不覺得有版上講得那麼誇張。
Setven wrote:回歸現實面吧!別再被AMOLED給騙了~...(恕刪) 資料來源: 聯合新聞網內容: 為了打造國內智慧型手持裝置供應鏈,經濟部工業局選定關鍵零組件之一的感測器(Sensor),做為下一階段發展重點,將促成美律、矽創等具技術能力的廠商,與華寶、華冠等系統廠展開合作。關鍵零組件缺貨,影響宏達電手機出貨。為了力拚韓廠三星,同時發展國內的智慧型手機供應鏈,工業局前年開始建立智慧手持式裝置供應鏈,第一波選定當時供應吃緊、宏達電屢拿不到貨的AMOLED面板,號召友達、宏達電、宏碁、華碩等成立AMOLED研發聯盟,以突破三星壟斷。隨著友達和奇美電持續拉升AMOLED面板良率,工業局去年進一步鎖定手機的「大腦」—應用處理器(AP)和操作介面觸控面板,做為提升國內企業技術能量的重點,今年看上感測器,決定納為下一階段扶植目標。工業局指出,感測器應用多,開發難度也高,尤其是產品趨勢走向整合型,像是G-sensor加陀螺儀、磁力機等,但這些市場多半是意法半導體等大廠的天下,未來希望讓國內廠商也能取代部分功能。根據調查,國內具備MEMS和感測器相關技術的廠商,包括矽創、美律、利順精密等,不過相關產線和產能都不大,未來將提供更多資源,協助廠商研發整合度更高的感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