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關於視覺細膩度與ppi的迷思 其實大家都被唬了(5/7新增原作者回覆)

lifaung wrote:
CF Type的應該還是以藍光+黃的OLED加上CF
對能源效率的利用率會較低......(恕刪)


藍加黃的混法雖能做出白色,
但演色性不好,做出來的OLED色域很差,一般不這麼做。
而要克服CF能源利用率的問題,
就不能只使用RGB,而要加上一個白色畫素(直接發光不通過CF)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B+Y就是現在白光LED的主流做法.

拿來當背光當然也是有人這樣幹啦. 只是效果比較差~

都用到OLED還這樣搞有點太累了.

ddcatt wrote:
藍加黃的混法雖能做出...(恕刪)

ddcatt wrote:
藍加黃的混法雖能做出...(恕刪)


hmmm....
小弟實際上並非OLED Team的,所以這方面的細節只知道當初研究所做過的東西的程度而已

白光的量測結果目前看來,我看到的多數還是集中於4XX以及6XXnm的波長,看起來比較類似於藍+黃的結果
但不清楚各場實作的時候會如何實施就是

加上白色畫素的作法的確有(電子紙也可以看到),但個人心目中還是比較愛直接發出RGB三色的方式,如此再加上白光或許會更好,不過就對於cost以及電流密度可能不太親切
gendoh wrote:
好吧~ 如果兄臺您是這樣想的話, 我想那個顯示器RD可以不用回你問題了.

因為你沒學過, 聽不懂. 就這樣.


閣下有高見嗎?
建議也可以提提自己的意見或看法喔

越來越期待S3的實機上市了
其實心裡還是覺得S3後勁很強
來勢凶凶
其它ANDROID手機要小心了


ddcatt wrote:
藍加黃的混法雖能做出白色,
但演色性不好,做出來的OLED色域很差,一般不這麼做。
而要克服CF能源利用率的問題,
就不能只使用RGB,而要加上一個白色畫素(直接發光不通過CF)


B+Y的能源利用率很低
randyj wrote:
閣下有高見嗎?建議也...(恕刪)


色彩學看過三本,通常大概前面三章就會開始秀出來人眼的波長靈敏度;人眼看到的並非真正的RGB三色,實際上心理作用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有興趣可以去圖書館借一本來看,沒空閒,可以用電騾子拖一本回來...
沒關係啦~

都有爽迷發文背面不重要了

這偽HD螢幕應該當然也不重要了

東西本來就不可能全贏~多去比一些可以贏的東西呀~

比如說S3前置鏡頭有190萬畫素就贏了阿~

還有桂倫鎂line的S3廣告呀~

另外無比自豪的可插卡即可換電池都可以拿出來說呀~

randyj wrote:
B+Y的能源利用率很低


敝人也是覺得很低,所以搞不懂為什麼會有人這樣幹......
電視用的也有人這樣搞

但是不清楚AMOLED是否會有人這樣搞量產,但測出來的數據的確是兩根peak跳起來

跟人眼的結構有關. 其他的有看書就知道了.

randyj wrote:
閣下有高見嗎?建議也...(恕刪)
電視背光源這樣搞實在是RGB LED BLU實作及成本的問題.

藍光加黃色螢光粉產生的白光LED, 在亮度以及成本都是相對好很多.

所以現在的LED TV也不一定是那個over 100% NTSC的原用意了.

不過用Side View的WLED BLU得到的module thickness大幅降低倒是在工業設計上有很討好的好處.

lifaung wrote:
敝人也是覺得很低,所...(恕刪)
gendoh wrote:
電視背光源這樣搞實在...(恕刪)


我理解,但是不能接受
實際藍+黃粉的方案和藍+紅綠粉的方案比起來價差佔整片panel的比例有限(5%的費用,與20%以上的User Experience)
不過只能說有錢人的想法就是不一樣

想當年以為色序直下LED+OCB LCD有朝一日可成為主流,如今全是一場空

直下LED實際上生產起來也沒有貴非常多,當然前提是成為主流產品之一的時候
不過消費者的選擇看起來還是偏向於性能較X的超薄型側光機種
--

回到主題,老實說,ppi數多少應該也不是使用者該關心的話題,因為你的觸控精度已經被那片touch限制住了
多數人的反映應該會是點不到某個位置然後就把它放大

不過畫素越高,應該是沒有人會嫌棄的...但是對於LCD而言,畫素越高代表走線區以及TFT占據比例越高,開口率就相對低落,這點對於背光式的產品尤其致命
也因為如此,Casio早已開發出了4.8" FHD LCD卻沒有大量生產(比起生產AMOLED簡直是piece of cake,但是沒量產的理由是那個精美的耗電量,行動裝置裝上去大概腿就只剩下人家一半長)


至於Pentail的專利問題...
之前飛利浦在大拍賣,有興趣的請洽飛利浦USA (小弟前兩個月view了十幾個,不過沒買半個)

至於支持誰的手機甚麼的,我只能說,其實三星之前的note也不少零件是台灣製,只是你不見得知道
HTC的零件也不少韓國製,但是支持者一樣會買

到頭來還是回歸市場機制吧...

一日不回歸市場機制,上面的大頭就會自我感覺良好,然後做出錯誤的決策
(認為支持國貨是有賣點的,然後國貨用低人很多等的等級賣出來...)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