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不覺得AMOLED黑邊的面積多SLCD很多嗎? 黑邊的專業術語叫做Black Matrix(黑色矩陣),簡稱BM,是用來遮光,以區隔兩子畫素間發的光,以免互相干擾,由於AMOLED是自發光,可能是這個原因BM區必須要做的很大...但卻被人說是三星拿次級品給google,亮度不足,事實上不是如此,是高解析度下的亮度犧牲。做成PenTile排列不是良率問題,是這樣可以將子畫素變少,加大發光面積。
...(恕刪)
很抱歉,
錯誤的資訊還是需要出來澄清,以免誤導更多人。
首先,三星的AMOLED並沒有用到任何BM結構,
樓主看到畫素之間黑色的部份,純粹就是該區域沒有任何發光層,自然而然就是黑的。
使用Pentile結構,恰恰就是製程限制,
AMOLED發光材料,必須分成R/G/B三個顏色逐步蒸鍍到玻璃上,
蒸鍍時,要透過一層稱為precision mask的金屬精細光罩定義R/G/B的材料蒸鍍部位,
這一層precision mask因為有開孔大小及間距的良率問題,以致畫素間不能靠太近,
太近就造成混色問題(e.g.,紅色的發光材料鍍到綠色畫素上),
一點點particle就造成暗點,一點點金屬光罩的毀損就造成defect...
Pentile排列可以讓這樣的問題減輕很多,因為畫素的密度沒那麼高。
亮度不足的問題跟Pentile也沒有直接相關,
當然亮度與發光面積有關,但是假若畫素的開口相近,
Pentile排列跟真實解析度排列帶來的總發光面積是相等的!
Nexus之所以比較暗,是因為三星用了一些省電的演算法,
全白畫面下的亮度跟10%白畫面的亮度是不相等的,
有興趣可以自己試看看。
另外畫素密度一高,開口也會受到影響,但是電流密度(OLED發光壽命)不希望受影響,
所以target亮度也會被稍微調低。
三星要做720HD真實解析度並非做不到,
他們家有所謂的LITI技術(雷射轉印OLED材料),
就能突破解析度限制,
其實他們早就試著把R/G畫素用LITI,
而Blue畫素仍維持原本的precision mask,
但LITI將帶來壽命跟良率的問題,所以可能敢不上SIII量產時程,
只是這樣的技術早就在三星的road map上,
可不要這麼早下定論了。
台灣要突破AMOLED的解析度限制,
採用的另一條路,也就是白光加CF的作法,
畢竟pentile專利跟LITI專利都在三星手上(而且買斷),
採用相同的作法去突破解析度只是自尋死路。
(白光 + CF有其他的問題,但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