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阿祖 wrote:
我贊成蔣的說法,想想別人,看看自己,(慈善企業除外),也許你們不認同三星骯髒的做法,但我相信放眼望去不只三星一家會有如此動作,只是它是代表韓國,它只是要求生存,為了達到目的才會不擇手段,想想韓國企業為何能在世界上佔有一席之地?它們也是有努力過的,想想韓國曾經負債,曾經向IMF進行紓困,他們人民認為是國恥耶,為了國家還捐出自己的金子耶,太不可思議了,請問發生在你我身上,我們肯犧牲奉獻嗎?好好想想唄.(恕刪)
在這個肉弱強食的世界,如何生存下去才是重點,有多少成功的企業不是踩在別人的頭上而飛黃騰達的
商場如戰場沒錯,那是指市場瞬息萬變,不是指你可以不擇手段,尤其是抹黑作假
也許你們不認同三星骯髒的做法,但我相信放眼望去不只三星一家會有如此動作
你自己都認同三星作法骯髒,我也沒什麼好說的了,但你要說別家也有請拿出證據
想想韓國曾經負債,曾經向IMF進行紓困,他們人民認為是國恥耶,為了國家還捐出自己的金子耶,太不可思議了,請問發生在你我身上,我們肯犧牲奉獻嗎?好好想想唄
哈哈哈,看看日本大地震,台灣捐出多少金錢,韓國人捐給自己國家我肯定他,
但你想用這個來看不起台灣人,對不起你失算了

愛吃牛肉麵的老王 wrote:
也許你們不認同三星...(恕刪)
一:您的論點,是在玩「主觀與客觀差異值」的遊戲,看似有道理,但未必客觀。舉例來說,小弟在倫敦,這輩子只認識一個香港人,而他是個敗類,所以對小弟來說,香港人敗類機率是100%,這就是我的主觀。那麼,我到處說,凡香港人皆敗類,這話按照您的邏輯,不過就是觀點角度問題了,您確實無法反駁我,因為我真的人生中見過的香港人敗類率100%。您不過就是使用這種邏輯來反駁我的同胞而已,但您這樣的論述,一點都不客觀。
英國法理學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名言,叫:「再完美的推論都不能悖離客觀事實!」不妨問問小弟在香港的同行,您方的香港大律師,您這樣充滿主觀的論述,在法庭上公信力如何?如果是低到法官根本不會甩你,為什麼呢?
二:要陳述主觀觀點,有一個基本的道德標準,那就是:「您必須要宣稱,這是您的意見!」而不能包裝成公眾輿論的意見,而自己躲在後面。這點在英國法庭上、社會上也是常識,小弟不知,身為前英國殖民地老百姓的您,怎麼會沒有這種觀念?
簡單說,我必須要直接了當宣稱,「根據我的經驗」而不是「根據某個權威機構的數據」,全香港人都是敗類。事實明明是我的結論,是我自己認識的香港人皆是敗類,我卻隱藏這種訊息,假借輿論之名散佈,請問這樣對嗎?您要這樣搞的話,在您的前殖民母國的法庭上,可是吃不完兜著走的喔!顯然英國教育沒有把這個觀念教給您了。當然,我不會像您這樣,說:「客觀數據是啥我不知道,但事實是,英國人沒把香港人教好!我的經驗告訴我這樣沒錯!」更不會使用三星式口吻,宣稱說:「英國普遍認為他們沒有把香港人教好!」
主觀就是主觀,不要搞假客觀,這不但是基本常識,更是基本道德。英國衡平法有句格言:「任何人來尋求衡平(Equalty),都必須要自己清白!」如果自己意圖使用主觀,遮遮掩掩地包裝成公眾輿論,這已經不夠清白了,還指望法院給你什麼正義?英國法是不是這樣,請您回頭請教您方的香港大律師。小弟還有信心,儘管香港已經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大律師的訓練與英格蘭大律師的訓練,大體還是一樣的。
三:這個網站是中華民國的網站,必須遵守中華民國法律。奧地利法學家凱爾森的純粹法學理論您不妨看看,中華民國法律是否有中華民國道德標準的法源依據?小弟不知道香港社會的道德標準是如何,但是請注意的是,中華民國的道德標準可能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有所差異,在別人的地盤上發表觀點,應該注意一下該國的道德尺度擺在什麼地方,否則就會發生「跑到阿拉伯去宣揚天體營之美」的問題。
中華民國法律體系,從民國十八年頒布六法全書以來,就一直有一個很重要的精神,那就是「禁止任何人以故意傷害別人利益的方式來主張自己的權利」,小弟深知英國法欠缺這個觀念,亦不敢推論香港法律體系是否有這樣的觀念。但,這是中華民國法律一個非常重要的精神,就算在法律上您確實有權利,但只要您行使權利的方法是意圖損害他人,您將產生失權效果。這樣的法理學背景,亦請您在中華民國網站上發言的時候,斟酌斟酌。
以上三點給您參考。
好文好文!整篇文字一氣喝成,打得沒有工業基礎,靠服務業、洋買辦維生的香港人面紅耳赤 一篇文章就讓01一槍斃命,收藏,拜讀。
張阿祖 wrote:
我贊成蔣的說法,想想...(恕刪)
知道韓國為什麼負債嗎?
知道為什麼負一堆債又起死回生嗎?
因為他們在97年被國際炒家一搞就爆了,只好把金子,股票等值錢物雙手奉上
三星的股票都被搜括走以後,國際炒家沒理由再坑殺它
甚至還要扶植它 (廢話滿手三星股票不扶植它扶植誰)
於是蘋果把最機密的處理器訂單交給三星 (一般廠商哪會把這種東西交給別人代工,況且三星也不會純代工廠)
更讓三星代工生產許多東西
這樣三星就可以在短時間內生產毛利最高的電子產品 (手機、平板之類的)
想想看蘋果有那麼蠢嗎? 養一個對手來跟自己pk?
一切都是金錢遊戲
而且韓國成長起來也正好和中國、台灣打對台 (不讓做代工的國家享有高毛利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他們廝殺)
一切都是精心佈置
對國際的事務多理解就不會一直在井底看世界,也不會人云亦云一下就被廣告文宣給騙
共勉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