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sf wrote:最近入手S21+,對(恕刪) 彗形像差的關係~稍微拉遠一點拍再數位放大就好或是拉遠一點改用長焦鏡頭拍攝~彗形像差是拋物鏡望遠鏡與生俱來的特質,來自於視野中心區域的點光源(像是恆星)可以很好的匯聚在面鏡的焦點上(不同於球面鏡,來自於鏡子周圍部分的光線只是接近焦點—球面像差)。但是,來自於偏離光軸(離軸)方向的光線,自鏡子的不同區域反射的光卻不能匯聚在相同的焦點上。這樣的結果導致不在視野中心的光看起來是楔形的問題,而且離軸越遠,這個現象越明顯。這使得星點看起來有著彗星的形狀,因而得名。在設計上能降低球面像差且沒有彗形像差的光學系統有施密特(Schmidt)、馬克蘇托夫(Maksutov)、和里奇-克萊琴式(Ritchey-Chrétien)
從S20之後的大底鏡頭都有這個問題,解決方法1. 加上一顆微距鏡頭負責5cm內的拍照 (S21 Ultra的解法)這次S21U是用1200 萬像素的超廣角來充當微距鏡頭使用,大致上還可以2. 把距離拉遠再用2倍光學變焦加回來 (N20 Ultra的解法)大底鏡頭的成像距離比較遠,但是1倍鏡距離拉遠就會變小,故後來有在N20 Ultra加個變焦偵測功能自動偵測物體的距離判斷是不是要用2倍光學變焦來消除慧差
若懷虛 wrote:這是我的近拍,我覺得沒有S20那種樣子欸。 應該是你拍攝的物體,是平面的,此現象會很輕微下圖是我用 S21 Ultra 的微距模式 (超廣角鏡頭的微距模式) 拍的,對焦點是中間的花,中間的花自然超清楚,但你看左下角的花,已經有景深了......左下角的花的實際位置,是在中間花的 “下方靠左”
若懷虛 wrote:物體不在同一個平面,(恕刪) 你在 "深-景深" 時,這現象是非常輕微的,輕到人眼看不出來但你用微距模式,或 非微距模式-但是放很近去拍,這時的景深很淺,所以不是在焦平面上的物體,就很容易失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