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NOTE7自燃事件開始,
三星也確定了是電池的問題,
但在那之後還是發生了火燒車燒房的事件,
當事者似乎不知道NOTE7有自燃的問題?
其實這種會危害生命財產安全的問題,
三星應該透過系統發送警告給所有NOTE7,
並在警告內標註即刻辦理回收退費,
以免未在媒體上得知知訊息的人繼續使用NOTE7,
我想就不會發生憾事,
畢竟商譽比面子還重要哩....
Koka555 wrote:
沒有叫我們要停止使...(恕刪)
倒底三星有沒有把這件事看作是一個危機在處理??
整間公司都睡著了嗎??
轉貼自天下雜誌:
第一步:界定危機
請記得:「當你聞到無臭的氣體時,可能就是一氧化碳。」
危機以各種可能的方式存在,搞清楚眼前的危機是什麼,是最重要的一步。釐清危機的兩個層面,將讓人更清楚界定危機的範圍。
1.起因:例如上游供應商無法如期交貨、客戶跑單等。
2.影響:例如預算將超支、或是業績目標無法達成。
所以你們團隊所遭遇的危機就可以被明確地講述成:「由於供應商無法如期供貨,將造成預算超支的問題。」接著,就能夠針對起因及影響,採取正確的行動。
第二步:評量危機
進一步分析危機的層級,有助於後續人力、資源的調配,以及決定因應的先後順序。一個簡單的方式是,以影響力為橫軸,可能機率為縱軸,試著從一到四,做出危機程度的差異分析。
高可能性、低影響力的危機,屬於中度危險;低可能性卻高影響力的危機,則屬於高度危險;最嚴重的,當然就是可能性與影響範圍都高的危機狀態。
第三步:解決危機
解決危機時有四種因應策略,分別是:
1.避開危機:例如供應商出問題,那麼試著尋找其他的供應商接替,避開預算超支的風險。
2.轉移危機:試著找出其他環節來承擔,例如出問題的供應商,可能有其他管道能夠負起責任,移轉風險。
3.減緩危機:如果避不開危險、也沒辦法轉移,那麼就想辦法「停止出血」,至少不要失血過多而死。
4.接受危機:如果危機所造成的影響不大,努力防堵不見得有效益時,那麼就試著承受這個小風波。
不管因應策略是什麼,更重要的是具體採取行動,以3W原則,積極面對危機:
What:如何處理?訂出一致化的準則。
Who:誰去處理?明確劃分工作職掌。
When:何時處理完成?標出檢核時間點。
第四步:控制危機
最後一個步驟,就是持續檢視危機的動態變化,每一個要素發生改變,都可能需要重新調整策略與行動,保持戒備狀態,隨時彈性因應,避免情況失控惡化。
危機不是百分之百的壞事,面對無法逆轉已然發生的狀況,除了恐慌的情緒之外,更進一步的正面思考方向是如何從危機中獲利,讓你有機會回收部份損失,並且開始修補之前的混亂。
最後,奧古斯丁給予危機管理者最終的忠告是:「迅速告訴大眾事實,」隱瞞是無法解決問題的,「若不幸面臨到危機,請接受它、管理它,並盡量把你的視野放在長期。」
- See more at: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12316#sthash.4On5zg2d.dpuf
三星這次在NOTE7上面的處理,就是最好的負面教材~~
9/2日第一次公告, 剛剛 9/10 11:01 才收到簡訊, 跟申請 2500 的過程一樣 "慢"
申請 2500 的事, 很多人都抱怨過了, 不再多說
但針對個人發個 "道歉簡訊" 有這麼難嗎?
1. 從預購活動登錄網站就可以立即取得消費者清單與聯絡電話, 非得等到公告一週後才發簡訊? 這期間, 很多消費者只能看著媒體報導或上 mobile01 看消息和抱怨, 負評自然越來越多
2. "台灣三星非常重視消費者使用安全, 為了提供您最佳的產品體驗, 因此預計從九月中下旬陸續提供...."
這是有 "人身或產物潛在危險" 的 "重大事件", 不是為了提供 "最佳的產品體驗"!! 文案好像也沒好好審酌
慢發, 內容也不是 "道歉", 這簡訊的效益就被打折了,
台灣三星的處事(服務) 效率與品質顯然還有成長空間!!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