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MOTO Z 三個月使用心得:低調可靠

Z友們

搭給賀!

之前承諾會回來分享使用心得,不好意思拖了有點久...

前陣子由於需要公私手機分離,所以開啟了頭疼的做功課模式。
因為沒那麼多預算買iphone, 而android手機世代更迭好快,看得我頭實在很昏。
習慣iphone的滑順,很怕卡卡,所以鎖定較為平價的旗艦機。預算一萬五上下,越低越好!

最終,我在HTC 10, MOTO Z 和 SONY XZ 之間猶豫。

刪掉10的原因是:爬文看到去年底有受潮災情,以及Wifi收訊不好的問題。
尤其Wifi是我天天要連的,這點實在很難妥協,只好忍痛放棄。
10只有一卡槽,考量到出國會需要再插一張Sim卡,只有一卡槽似乎很不方便。

刪掉SONY XZ的原因:發現XZ和 moto Z的規格其實挺相近,都是用S820,且MOTO Z的 Ram是4G, XZ 只有3G,但是當時XZ比moto
Z貴了有3~4千。XZ比MOTO Z 強的是相機規格,像素高很多。但後來我做功課,發現「高畫素」不一定可以拍出「高畫質」。其實一般人如我也不需要那麼高畫素,高畫素只是徒佔硬碟空間而已。

當初選MOTO倒不是因為它有什麼過人之處,純粹就
1. 以新款旗艦機來講,它CP值真的很高
2.我在美國的親戚推薦說MOTO簡單好用,不走華麗路線,就穩穩的順順的,在美國也賣很好

以上是購機前的心路歷程,以下進入正題!

1. 介面體驗流暢度:我覺得就跟一般android手機很像,使用過程中都很直覺,沒有什麼猶豫或覺得奇怪的地方。但也沒什麼驚喜之處。

2. 續航:可能是因為我習慣了哀鳳的爛續航,所以Z的續航令我滿意。平日我會用來回email, line, 滑臉書,滑IG, 中午午餐時有時看網路影片, 不太玩遊戲,應該算是輕度到中度使用,晚上到家大概都還有30%的電力,還算可以。
出國時比較會重度使用:開GPS, 分享熱點, 高頻率照相..等,都是非常耗電的。百分百電力出門,重度使用下,大概能撐6-7小時。由於我本來就習慣帶尿袋,所以也還好。 我這次出國特地找一天分享熱點給另一隻手機,都不要關熱點,測試可以撐多久:答案是6個小時後剩下15%電力。接著我就開省電模式了。

3. 照相:其實現在的旗艦機在光線充足狀態下,表現都很不錯了。Z的照相在美國專業單位評測分數也很高,的確就是旗艦機等級水準。
我個人覺得手機照相就是個方便的紀錄工具,所以只要有到水準就好。手機就那麼小,硬要求像單眼相機那樣的質感,是有點不切實際啦 XD 所以如果有重要的場合或美景,我還是會帶大砲出去。
如果要說Z有什麼缺點,我會說在光源不足時,如晚上,Z的對焦有時會稍慢(和iphone 7+ 比起來)。 不過Z最終成像,我認為還是比i7+更好,躁點比較少,也比較接近肉眼所見。
之前我有發過一篇 Z& iphone7+ 實拍比較,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對我個人來說,Z有幾個加分項目

1.頻段支援完整,尤其北美:工作關係,滿常跑美國。美國便宜Sim卡通常都是像 Go Smart, Lyca 這類虛擬業者,它其實是走T-mobile基地台。之前我去美國都是跟朋友借HTC手機插Go smart卡,但是收訊往往很差,我以為是Go smart問題,後來才發現,原來是HTC很多手機根本沒支援美國那邊的4G, LTE頻。現在換成Z, 收訊品質三級跳,都是 4G LTE,上網非常順。

2.資料節省程式:Z有一個資料節省程式(我不確定其他android手機是否也有,不過確定iphone是沒有這功能) 我的網路不是吃到飽,而出國時買的Sim卡也都有流量限制,這個功能可以幫我節省數據用量,挺好

3.不需要指紋辨識,一秒內開啟相機:跟iphone一樣都可以非常迅速、不囉唆地開啟相機,iphone 是向左滑
即開啟、Z是手搖兩下即開啟

Z對我來說有以下缺點:

1. 如上所說,光源不足時,對焦不如iphone7+快
2. 螢幕擷取快把我逼瘋:這是哀鳳人轉安桌的悲哀之處,要適應新系統操作還是得花一點心力。其實它就是android手機很典型的 音量縮小鍵+電源鍵, 但是我就中邪截不成功。現在終於抓到訣竅,原來手要很靈巧地同時按下兩個鍵才能成功。
3. 將指紋辨識剛好放在iphone的home鍵位置! 所以剛開始拿Z時,總直覺地把那裡當哀鳳的home鍵來用...... 所幸我天資聰穎,大概2天就完全克服此困難。但還是想囉唆一下,這個按鍵位置真的很匪夷所思~MOTO我真的不懂你...


我與Z 的未來規劃:

Moto 手機的最大特色就是玩模組!每個模組背蓋用磁吸方式,一秒和手機無縫接軌。我個人覺得設計很聰明,是很了不起的技術。使用上也很簡潔、優雅。以充電來說,現在用尿袋還要牽拖一條線,老實說真的很不酷。MOTO的電池模組看起來就只是一個背蓋,一秒蓋上一秒補血,毫不拖泥帶水。

1.電池模組:這是我看幾乎Z友都會想辦法弄來的。好像台灣也要進了,台灣一進應該會馬上買一個。

2. JBL音響模組:本來只是覺得它很便宜所以可以買來玩玩,但一直懶懶散散沒去買。直到前晚在河濱公園,一個背影殺手男帥氣地騎著自行車從我身邊滑過,搭著Jack Johnson的音樂外放,我的老天額,JackJohnson+夜騎+微風+公園淡淡的青草味實在太犯規。那男生似乎是帶一組藍芽喇叭安裝在腳踏車上,有JBL模組就只要手機就夠了,也是不需要還裝喇叭之類的拖泥帶水。這幾天都一直心心念念很想趕快配備弄好去夜騎!很希望這週末就有時間去買這模組。

3.哈蘇模組:年紀越來越大,旅行只求盡量輕便,已經越來越少帶相機。這組哈蘇有10倍光學變焦,感覺只帶手機就夠了。尤其像去日本或歐洲這類建築有很多細節的地方,光學變焦真的滿重要,現在手邊的哀鳳只有2倍,真的很不夠力。不過這組我還在觀望價格,不急。


結論:
如同標題,這陣子使用下來真心覺得Z就像個穩重不張揚的男人,使用這三個月裡,它從沒鬧過脾氣:機身沒過度發燙過、也沒有卡頓過
本來也以為它很無趣,但認識漸深,卻意外發現它頗有內涵
我本來對模組一點興趣的沒有,因為買了MOTO 才開始去瞭解它們。深深覺得,發展那些模組真的很用心,相較之下,把錢花在找明星代言人的那些知名手機,就顯得無聊。一直出新機,一直炒話題,實質上卻鮮少有新意和突破

對不起,我好像很多話啊
本來以為10分鐘就可以寫完的,結果寫了2個小時!


附上幾張Z全自動傻瓜模式、無修圖的照片給大家



MOTO Z 三個月使用心得:低調可靠


MOTO Z 三個月使用心得:低調可靠


MOTO Z 三個月使用心得:低調可靠


MOTO Z 三個月使用心得:低調可靠


MOTO Z 三個月使用心得:低調可靠

MOTO Z 三個月使用心得:低調可靠


MOTO Z 三個月使用心得:低調可靠


MOTO Z 三個月使用心得:低調可靠
2017-08-03 22:41 發佈
文章關鍵字 Moto Z 使用心得
你應該把z升級7.0了 不然之前6.0的時候,這種用法回到家電量還有4、50%....

數字人54013 wrote:
你應該把z升級7.0了 不然之前6.0的時候,這種用法回到家電量還有4、50%....



登愣!原來跟升級有關係
幫自己QQ
升級後有沒有支援單鍵nav(one button nav)呢?
kurousagi28 wrote:
升級後有沒有支援單...(恕刪)



這我還沒有研究

晚點來玩看看

kurousagi28 wrote:
升級後有沒有支援單鍵nav(one button nav)呢?


剛剛試了
似乎沒找到

看是否有其他Z友可以幫忙解答嚕
我本來也在考慮從對岸購入電池模組的,不過按照平日的使用方式其實是有充電的空檔,這樣子要用上一天也不是問題,所以就暫時沒有動作...

現在反而比較想要無線充電背蓋,這個感覺很實用...

開開心心就是幸福 wrote:
Z友們搭給賀! ...(恕刪)


5分奉上...
周六請通訊行去調貨.終於入手了Moto Z Play..
通訊行老闆還很好奇,為何我要買這麼冷門的手機..
沒辦法...之前用moto的經驗都很讚.
再加上我的Moto XT910整個死機掛掉(用了快5年的手機.它就這樣葛屁了...)
讓我在理智線沒斷掉前,終於在實體店家找到MOTO...(自從神腦下架MOTO Z/Z PLAY後.高雄竟然問不到半家有賣)

目前還在跟Z PLAY培養感情中.要找時間來研究一下拍照跟模組功能
等這個月電池模組上架.我也打算要來購入
我用的是Z PLAY
升級後感覺真的比之前還容易噴電
聯想買MOTO之後

出的機子應該跟之前MOTO都不太一樣

DROID TURBO2之後的MOTO機

每一隻外型都像聯想機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