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這篇是討論一些想法,無關乎任何手機平版之優劣和喜好,請大家不要對廠牌和型號無限上綱
正文:
一年多之前我買了milestone、四月的時候我買了xoom、六月的時候我叫我親人買了atrix。在購買及使用途中,其實一直有件事很困擾我-我到底要不要買底座?
milestone有一個多媒體底座,xoom的底座有兩種,atrix除了底座之外還有一個筆電基座;這些配件的價格高低有別,但設計的都還算是不錯,尤其是xoom的那個有揚聲器的那個底座我認為超棒的,但想來想去…最後我還是一個都沒買。為什麼?
對我而言,原因很簡單,因為這些都是特製的。什麼意思呢?先不談atrix和xoom的底座能不能共用,單是是milestone 1, 2, 3而言,底座的設計就大不相同。我買了一個,還得買下一個。
問題不在錢上,而在於我每一個裝置,都要有一個底座;但一個這樣子的科技產品可以用多久了呢?對我來說只有一年半到兩年半(兩年半之後大家應該都不想用了吧…)。每次買個底座,就會為之後多增加個要處理的垃圾;而且我家也不大,三個基座擺在桌上,我又不是要開博物館!
所以我就想,有可能每家公司的同一個系列的產品可以共用相同的擴充配件嗎?(不要說全公司的產品,或是不同公同的產品,我們先降低要求標準)在這個之前有一個先決要件,就是要用通用的傳輸協定和port;現在有嗎?有的,就是microusb(mini hdmi先不提,因為這個比較晚普遍)。但光是有這個是沒用的,因為每個產品的大小、規格和這些port的位置都不盡相同,因為每個新產品在設計時,都會以創新和改進為原則去開發,所以每次在lay版的時候,都是lay新的,故舊的擴充座就只能放在一旁了。
講到這個不得不提,雖然apple的擴充座也不盡相同,但我很多年前為第二代的ipod(現在應該叫classic吧)買了一條擴充線,我有一次發現iphone 4也可以用耶,代表當初在設計時Jobs有把這件事考慮進去(不過用另外一個角度來看,apple的傳輸線都是特規的…),而且許多ipod和iphone(不是全部)常常第三方的擴充座是可以共用的(因為產品大小差不多,不過不包含像是nano或是suffle之類的產品)
我了解要同系列商品可以用共充擴充座這件事某種程度上並不符合廠商的利益原則而且也會讓新廠品的設計會有舊廠品的包袱,不過只是提出一個想法出來,也許未來可以有這樣的東西出現。
所以…最後,我只買了藍芽鍵盤,哈XD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