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 wrote:
請問有沒有人的連絡人...(恕刪)
我剛入手時我常遇到,我非常瞭解你說的人在外面卻發生的那種無言與困擾。我從用了4年的Treo 680換過來的那一個星期,剛好人是出差前往大陸,在香港路過買了milestone, 帶往大陸,我的大陸門號是東莞移動,尚未升級3G, 還是2.5G 的EDGE, 又在出差,一切聯繫靠手機,所以,完全的痛苦。
我後來慢慢的就沒在出現這一些問題。我沒有證據可以證明我後來的使用習慣,避免了通訊錄突然失終的問題,但是有可能是我把自動同步關掉有關。純粹用手動進行與雲端的同步。
不清楚你的使用習慣為何,但是若是你一直開著自動同步,試一下完整的重新同步確認後,然後關閉手機的自動同步,尤其是通訊錄。Menu > Accounts & sync > Auto-sync 打勾取銷
我猜想的可能性,因為通訊錄的同步要較久的時間,但是人在外頭時總是不定位,要是到了某些訊號的死角,有可能同步(我猜的)會技術性的中斷,所以當你即使回到有訊號覆蓋的地方,可能沒有順利完成先前中斷的同步動作。因為我在大陸期間,EDGE的訊號傳遞速度 不比Wifi 或3G, 所以我懷疑我的通訊錄消失那幾次是同步都沒有完全完成前,就發生同步上得問題,然後一直沒有繼續進行先前的同步動作,因此通訊錄在雲端迷路了。
我不是技術性的人員,只是我的猜想,若是猜錯,請見諒。或許現在的通訊技術早就考量這一些問,是我自己想太多。
如果不是以上我的猜想,至少,另一個概念可以成立。不管電腦,或是手機都是雲端的終端,如果關閉與雲端同步,那至少終端的手機的資料是不變動的停留在手機裡 (同步前的聯絡人新增,更改或移除不在此列),應該可以免除同步不完整的可能性;若是這樣作還是會不見,那有可能要重新觀察,或是的確是手機問題了。
使用初期,我也是每次都是通訊錄消失,但是郵件與行事曆沒問題,4800+個聯絡人資訊不見,臨時要用找不到,真的很痛苦,我在發生的第二次之後,就回復雙槍俠數週,一手Palm, 一手milestone.

ohjoe wrote:
我剛入手時我常遇到,...(恕刪)
ohjoe兄,
我也是剛剛從Treo 680轉過來的,我用palm也十多年了,它實在是太穩定了,所以從來不會想到會有資料不見的事,只是因為苦等不到palm pre,所以才在這個月入手了第一台android系統的milestone,而我第一次milestone發生聯絡人被清空的狀況,也是在國外,那也是我第一次出國沒帶palm,所有與旅行相關的聯絡資料都放在milestone裡,結果…那種感覺真的是晴空霹靂,還好同行的朋友有帶紙本的資料,才解決了一次的大災難。
我也有在猜想可能是auto sync的問題,你的假設是很有可能的,這陣子我會把聯絡人的auto sync關掉,看是不是還會有相同的狀況再發生。感謝你的建議,謝謝。
1. 無法買付費軟體, 這應該是google的問題, 但不知台灣何時才能買?
2. Gmail或Email裡面觀看mail時, 遇到附件都打不開, 都出現"This attachment cannot be displayed". PDF, DOC等等都不行, 同樣在信箱裡的信, 在iPhone看都很順利說.
3. 用browser進入gmail.com, 可以看到信箱的信, 點選附件後直接就下載了, 但不會直接開啟, 再點選一下才會用quickoffice去開pdf格式的附件, 但整頁都縮在一個螢幕大小裡, 我不知道如何放大, 多點觸控的操作似乎沒用(太爛了吧?若真是這樣實在無法原諒). 我覺得mail與附件這方面iPhone裡面整合的就很好.
4. milestone實在太耗電了, 即使我已經關掉了background sync, 有改善但還是不夠好, 而且犧牲太大了, 每次進market都要我再打開, 我實在無法理解market軟體為何需要開啟這個功能, 這是很不合理的. 以我的使用習慣, 以前iPhone大概2~3天充一次電就可以了(而且還不是號稱電力更持久的3GS), 但現在每天都得充, 而且當你看到剩1/3時, 不趕快充很快就沒電了. 是電池容量不夠大嗎? 還是android或milestone本身的設計太耗電? 每次充電就讓我懷念iPhone.
希望不要有人出來說, 那就去用iPhone啊, 沒人逼你用android.
其實iphone和android我都很看好, 也都很喜歡, 只是我覺得android似乎即使到了2.x, 已經短時間內改版多次了, 還是相當不成熟, 希望別叫我用到了android 5.0, 才能使用得愉快.
內文搜尋
X

,但誤觸的情況都是用左手接電話,改右手實在不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