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徹底根除 MOTOROLA 過去的「大組織病」,Google 甚至不惜將 MOTOROLA 行動部門的總部從芝加哥北郊 Libertyville 搬到芝加哥市中心的 Merchandise Mart,目的是讓員工與當地的創新企業有更多接觸。前 Google 美洲區總裁、未來將執行 MOTOROLA 改造計畫的 Dennis Woodside 清楚表示未來 MOTOROLA 將走向「精品化」:亦即推出的智慧型手機產品數量減少但品質提升,2012 年 MOTOROLA 推出新產品的計劃也將凍結,除了已曝光產品還會上市之外,其他的產品研發計畫都將停止。未來 MOTOROLA 甚至不排除退出亞太市場(將之拱手讓給其合作夥伴 SAMSUNG)以專注於歐美市場。遭到 Google 整併後的 MOTOROLA 能否研發出創新科技?Google 能否有足夠的耐心讓其重塑品牌形象?Dennis Woodside 希望模仿 Apple、但地球上能否有第二個 Apple?前方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我們可以確定 MOTOROLA 重新出發的道路將充滿荊棘。
我不太懂
只針對歐美市場進行業務
退出亞太這塊大餅
對moto & google來說 是件好事情嗎?
產品開發出來 上市 兩個市場都兼顧 不好嗎? 為什麼只著重於歐美市場呢?
亞太市場可是歐美的好幾倍大呀
motorola 在當初分拆兩家之時對最有潛力的亞洲市場衝擊最大
網路上還搜尋的到幾年前的新聞
其實很簡單看出,motorola亞洲市場一直低迷不振
大陸地區變化很快也很大,先不列入考慮
亞洲地區,台灣是唯一可以保持2~3%市佔率,至少是第7大品牌(雖然前三大幾乎吃光市場了)
按照市佔率來算,motorola的銷售一個月有2萬台裝置左右(我們可能感覺不到吧..)
早在08~09年motorola就有意裁撤東亞地區事務
台灣是motorola唯一可能暫時留在東亞市場的唯一理由
這也是當各家辦公室在完全裁撤,或合併台灣辦公室仍然有30位左右(當初115-78人)
現在則是全球裁撤三分之一
除美國外的地區都沒有逃過的,中國市場例外
motorola的作法不是 退出"亞太市場"
而是退出"東南亞市場" 台灣和香港屬同一辦公室,台灣辦公室則是屬於東南亞區域
因此整區裁撤
中國市場大且正快速興新幾乎沒有變動
motorola的現在操作模式是保留擁有4G LTE地區的市場
4G LTE不發達或位開發的地區則是退出
MOTOROLA在3G時代完全被拋在後頭
想藉由4G起步的時候回到市場上
有誤請指教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