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仍然看到一些逆轉勝的契機,希望給台灣的企業參考並加油。
1. 可換電池
2011年 HTC 如日中天之時他的手機如 sensation 都是可換電池,但為了align Apple ,之後所推的手機都不能換電池,而三星初入 Andriod 市場,除了規格敢給,他也提供可換電池。很多人當時都有在論壇提出建議都被當寫手。但三爽就是提供別人沒有的服務一步步蠶食市場。現在幾乎沒有品牌手機提供換電池。假設在市場有5% 需求, HTC 0.68% 市占也可輕易提高十倍。
2. 保持1920x1080 FHD 螢幕:
LG 在 G3 之後採用 QHD 高解析,雖然引起一些話題,但高熱,耗電易死機,反而賠了口碑。
陸廠 OPPO, 小米選擇FHD,反而給顧客省電,不發燙,穩定的印象。
最紅的IPHONE 也用 FHD. 也沒人敢說Apple 螢幕爛。
3. 3卡獨立插槽:
目前都是低階機種反而有,給顧客多自由度選擇有麼難嗎? 例如我有私人及公司的sim卡,我又希望有SD 卡存家人的影片。反而很難在高階找到(我知道只有 LG V20).
4. 窄邊框正面雙喇叭:
當所有大廠都在熱炒全螢幕, 很懷疑 HTC 投入這紅海有何優勢? 市場規模及 OLED 技術都掌握在別人手裡。
而 HTC 的招牌雙喇叭也許給人耳目一新。 現在已不流行LOGO 貼在正面,不會再出現被人嫌的三下巴. 示意圖如下

雖然沒有 90% 以上的屏占比,但四平八穩,不會比IPHONE X 美人尖 或 小米 MIX2 的三八痣難看。 反而會吸引注重影音顧客。
目前HTC像是赤壁戰後的劉備,執意要進取中原,面對山頭林立的群雄,可是一場場的硬仗。轉進到未受重視的四川,徐圖恢復。三足鼎立,也許尚可一爭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