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海又被拿來做文章?
想來談談"產品線"的問題
M9,M9+,E9+,826,B3...
以上除了M9
其他真的沒什麼好討論(抱怨)的 , 因為加上去年的E8,愛...等 , 全都是客製,
試想一個狀況 , 市面上除了每年固定有的入門系列
只能買到中階816/820 , 高階M8/M9 , 這樣你接受嗎?
目前是什麼都賣回來的情況
如變成什麼都不賣回來...那倒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被酸是一陣子的 , 長期下來說什麼台灣企業不照顧台灣...賣台可能又來了
變成那樣可不是一陣子就結束的.
台灣的問題是,
市場明明很小,
台灣人又自以為的挑剔 , 覺得可以選擇什麼...
全部給你 , 重頭到腳又要嫌一遍不只.
產品定位的問題
M9(高階金屬)→國際版 以它為標準或增或減或變
M9+(高階金屬)→客製
B3(高階塑膠)→ 客製
談B3前要先講一下,去年B2的相機&自拍&喇叭...被嫌得...,但要知道B2硬體比照萬系列再給 , 除了更新稍慢 , 如果喇叭&相機有萬系列的7.80%好 , 那萬系列真的不用賣了 , "產品必須差異化"的結果就是功能表現被犧牲掉.
(這邊還是推一下B2白色外型0.0)
前陣子愛停產&沒停產的問題 , hTC方面有提到只是愛的設計團隊解散 , 所以沒有後續機...這邊我覺得設計團隊可能加入蝴蝶的團隊 , 或只是公司本身把愛的設計元素融入進去 , 但不管如何 , 這點真的做得很好 , 因為下半年如果愛出了後續機 , 價位一定比照前代,差不多時間推出的B3又不用賣了 , 也會打到其他高階機 , 所幸hTC把蝴蝶本身有的話題性直接跟熱賣的愛做結合 , 不僅少了一條產品線 , 定位也清楚。.
E9+(中高階塑膠)→客製 重點是雙卡還有價位其他就別嫌了...
D826(中階塑膠)→客製
今年中階可能就直接讓826直接補上,也不用在中階特別要搞一隻什麼.
金屬/非金屬
高階/中高階
單卡/雙卡 這樣還很難懂!?
上市時間接近!?
客製機原本就有在那個地區發表的時間 , 跟國際版M9一點關係也沒有,通常會賣回來都是1~3個月內,這次比較快的原因 , 我覺得既然公司有計畫要在台上市 , 如果刻意隔開產品週期幾個月後上市,
1.產品話題性減弱
2.會被罵
所以間隔一個月聯決發表給你選,直接爽快。
(只隔一個月,有些人還可以說M9來了又馬上來E9+M9+...都會出現不是大家都曉得的!?)
消費者本身也不用鬼打牆的無所適從好像多難選擇一樣 , 只需想著只有M9可以選(只有E9+...依此類推) , 只有一台可以選,買你所需,哪來選擇的問題?
總結:
我不會說什麼hTC加油那種鬼話 , hTC因地制宜推出手機是好事 , 而不是只推出M9銷到他國買不買你家的事 , 憑hTC不可能這樣做 , 它也沒這麼大本事 , 策略是有在調整 , 如果你只看到機海 , 不要又來說也用過M7、M8一切為了hTC好如何如何...那也是廢話 , 很不喜歡萬系列玩家用他們的眼光看整家公司還有整個市場 , 跟女王從hTC谷底準備翻身的B1開始 , 之後的M7,B2... , 就是喜歡用它們家 , 在hTC之前也用過索尼跟LG,如果hTC無法走出自己的路或不存在了,三腥,索尼,大陸品牌的手機也是不會用的... , 大陸企業正吞食我們上中下游手機供應鏈廠商 , 還覺得便宜而買而用 , 別認為台積電、聯發科可永遠罩得住台灣 , 所以我不會說hTC加油而是台灣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