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all of the first Android OEM
今天 android authority 的top 文章
中間提到一些外國人對htc 的看法
我人生第一支智慧型手機就是desire (從nokia e52 換過來)
文章有提到HTC 惹毛客戶
我現在唯一希望的是htc 出來面對, 紫光無條件換新(不用維修)
這樣絕對會贏回很多客戶(反正有也是會換, 還不如大氣一點, 承認錯誤回收)
先說明,本篇沒有貶低HTC的意思,原Po的網友也是HTC的支持者
他的心得是,HTC真的有看到他比以往更努力的行銷
但對行銷的方向是存疑的,認為多花了不少的冤枉錢
應該多在門市放一些實機,不然只有展示機,在網路上被黑
又沒有實機來給消費者體驗,將會使得消費者在資訊不對等下,選擇了放棄HTC
另外他提出了一個思考邏輯,iOS的成功是整合了硬體與軟體
軟體指的不只UI或是OS,而是整個Apps的生態
這也是當初Apple被Wintel PC修理到最慘時的狀況
市場上支援Apple的軟體少之又少。
故發展iPhone之前,經過生聚教訓,在iPod時期就成功了發展出
雲端軟體消費模式,先衝高Apps數量,當iOS與iPhone一出時
一切水到渠成。
小米也走同樣的方式,MIUI介面早已經面市,而MIUI商城也早就
營運,小米手機的出現,只是提供廉價的高端手機做為商城的平台
靠的是軟體賺錢,手機硬體是接近成本,或是小賠在賣
同樣營運方式的如Google Play上賣的Nexus系列。也是以成本再賣!
而Microsoft也發現了,當App無法衝高時,WP的發展就會受限
所以MicroSoft現在是砸錢請程式設計師寫App,也對程式設計師喊話
而在大陸,聯想手機不過是他整個集團的其中一個部門,他可以靠其他業務獲利
來貼補手機獲利,壓低手機價格來搶佔市場。
華為本業就是通訊局端設備商,與中興通訊都是有中國政府做後盾,中國政府除了
經濟上的考量外,還包含了一些政治與軍事上的思考與意圖!中國政府拿錢貼補這
兩家公司搶佔市場,可是不惜成本。
也就造成這三家可在即使付了不少專利費用,依然能在國際以低價銷售手機的原因!
Sense是個很優秀的UI,在台灣網友中,或許認為sense是最好的UI,但是在
中國消費者的認知,MIUI介面則是比Sense更好用,功能更多元與強大。如果
單想要只靠Sense來維繫與擴張Fancy是不夠的!
而硬體外觀容易被仿,假設對手今天真的要置HTC於死地,也出了金屬外殼,雙擴音
喇叭,HTC的優勢又剩甚麼?
況且民族情感上,HTC終究還是非中國土生土長(這打了HTC王姐很大的耳光)
這網友最後的結論是,除非HTC有台灣政府在背後大力支持,甚至不惜動用政府
資金挹注HTC協助降低售價與韓國三星巨獸競爭,但以台灣的政治操作來看,這是
不可能的事。未來如果要生存與發展,就剩下必須靠能有強大的軟體開發團隊與
能力,來發展眾多屬於HTC的專用、好用的Apps(如小米),來綁住與擴張品牌愛
用者!
信我者天堂近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