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2013Q2有新一加持,銷量竟比2013Q1還少!! HTC還有多少時間?

2013Q2全球智慧型手機品牌市占排行已經出來,HTC由Q1的第13名升至Q2的第10名
但銷量還比Q1略減...
Q2比Q1還少的廠商有蘋果/LG/Nokia/HTC
新一是否定調叫好不叫座?
就算初期的缺料事件錯過了一定時間的銷售黃金期
但現在呢?
供料 生產都穩定了
但銷售也起不來?
是!或許是高階產品都賣不太動,S4也是不如預期的受歡迎,i5就不用說了吧!?賣了那麼久還能有這樣銷量,也只有蘋果,非戰之罪
小勞勃道尼以及HTC的行銷能否再幫新一的產品週期衝最後一波?
(講到這裡誰還堅持期望HTC一年出一支旗艦?不要再傻了?安卓市場是不可能的!!醒醒!)
大家都在看
畢竟新一真的是一款好產品
問題出在中低階產品?

HTC中低階成長動能太糟糕,原因有幾個
1.HTC在新興市場的品牌知名度很弱.大多仍是由該地的自有品牌,三星,nokia,黑莓,中國品牌把持...
對!不要懷疑!黑莓的中低階機在很多新興市場像印尼 中東等還是有一定吸引力的!!但在歐美等成熟市場蠻慘的
因為HTC品牌創立之初就是要打高階市場,導致這幾年重點行銷與通路布局都在歐美等成熟國家,中國市場雖積極布局,但大家都看到了,效果並未如大家所預期
所以結論是新興市場對HTC蠻陌生的~
這點就是持續行銷與廣告,別無他法,要靠時間與口碑累積!

2.HTC在中低階手機的零組件採購成本可能會比其他中低階銷量高的廠商來得高,因為承上,你銷量低,採購的零組件量少,成本可能就比其他大廠高,加上"如果"中低階手機也是台灣製,成本更高。成本高,若與他廠一樣相同的利潤的前提下,價位就比其他廠高。
或是價錢與他廠一樣,但礙於成本要更低才能達到與它廠相同利潤,所用的規格相對較低。
這點要解決必須將中低階的成本再壓低,大量給HTC在上海的廠房製造,或者最後一步,外包...
但外包的效益絕對要大幅高過上海廠房閒置的成本...
再者就是放棄中階/低階產品利潤(還是現在已經沒利潤了?),再壓低價格,但仍致力提供良好體驗,擴大銷售與競爭,當做是一種行銷,
中階/低階產品有了銷量與口碑,雖然沒有利潤,但有助於拓展中高階/高階產品銷售及品牌形象!

說了這麼多,不是一昧要打擊HTC,畢竟HTC仍然是獲利的!也養活豐富了台灣家庭跟產業!
第二季失望了,期待第三季的業績嚕~
2013-07-25 4:44 發佈
HTC One 金屬機殼難做成本又高, 賣得比 S4 還便宜

全美最大無線通信商 Verizon 至今未推出 HTC One 手機, HTC 不知已錯失多少銷售額

到底是HTC 供應不及還是 Verizon 堅持要售完 DROID DNA 才肯推出 HTC One?

另外, 請把MicroSD 及可換式電池加回來吧, 消費者用不用是他的選擇, 最大的敵人三星都有這些了而你沒有? 請記住, HTC 不是 Apple.

加油吧! HTC 已沒有多少命可以折騰了.
希望Verizon推新一時搭配小勞勃道尼的新一波行銷攻勢嚕~
我個人判斷Verizon客製可能會改用S800 CPU...機身加厚加大電量...
對抗三星LTE Advanced版S4

不過在歐洲HTC非常弱勢...
幾乎三星獨大,蘋果Nokia次之
有看過歐洲市占的圖表就知道...
HTC在台灣市占六月是35.4%,美國2013 2~4月數據是8.9%,位居第三
全球市占今年可能不保4%
不正好說明除了美國 台灣
HTC幾乎慘敗...
新興市場不說了
歐洲市場慘敗問題在哪?
HTC該好好想想

到第四季要是都不見太大起色
控怕不是只換執行長
恐怕產能全部要外包給代工廠在大陸製造以壓低成本或是與別人合併...
這是最後一步棋
ewiz wrote:
HTC One 金屬...(恕刪)
htc的行銷,至少在我處的區域(紐約brooklyn),真是糟糕透頂

有時候我會想為什麼走在大街上有一堆S4的廣告,而htc one的是少之又少

打個比方:就連A片也會用封面照騙人了,htc one明明有臉有胸卻擺如花在封面上

而比較出名的電信商如tmob,att都沒有其他顏色,只有sprint另有黑色可供選擇, verizon目前還沒htc one (這點不知是否為htc的錯? 煩有請行家說明)

好的產品沒有好的行銷,只能說htc我真的

(以上言論針對於我經常出沒的地方如 唐人街,八大道,法拉盛..等)


話說有人可以介紹一下google play edition 的htc one與正常版的one有啥不同嗎?正打算入手一隻,tmob取消合約後我就不想繼續待在tmob了
Google play賣的新一是搭載原生Android介面
沒有一般版HTC sense的介面跟功能
也就是100% Google設計的介面
優點是介面簡單清爽 沒有太多功能 對CPU等硬體處理來說負擔較小 很順
但缺點就是缺乏特色 也沒有很多貼心的小功能
讓你自己去play商店下載
xyznumber1 wrote:
htc的行銷,至少在...(恕刪)

三星是龐大集團
在品牌行銷上有一個特色是綜合性 聯想性
三星的手機打響了三星這個品牌
大家都知道有三星這個品牌 尤其是手機很棒
會自動聯想與注意到其他的產品 像三星今年大幅成長的相機 筆電 平板 電視甚至家電等
對三星手機使用印象好 就會去注意三星的平板,相機,電視等等產品
只要產品不差(當然如果做得好賣得更好),就有雨露均霑的效果
雖然手機部門的行銷花了大把銀子 但效應不會僅止於手機,會擴及到其他消費品
當然這是相對的,如果手機很差,也相對會波及到三星其他消費品的印象

台灣是散兵
宏碁 華碩 hTC各自努力
大家對HTC手機有好評但絕不會去聯想到華碩的筆電可能也不錯
但如果對三星手機有好評可能就會聯想並認知到三星的筆電,平板可能也不錯,去看一下
有相得益彰的效果

xyznumber1 wrote:
htc的行銷,至少在...(恕刪)

xyznumber1 wrote:
htc的行銷,至少在...(恕刪)


行銷的問題小弟不多敘述,因為對手實在太強大了
小弟也住紐約,就點出幾個我認為不錯的行銷部分好了
想必你知道JFK expressway入口的看板去年一整年都是放 One X
Spring st, union square(NYU附近)subway station的free wifi
都是由HTC sponsor的,所以連線前要先看完New one的廣告
NBA Final期間的廣告,New One出現的次數比S4還要多,可惜時間比較短

至於Google edition 的 New One 其實就是沒有Sense的New One
而且如果你很喜歡跟著升級的話
Google edition 可能會有較多次的軟體升級
其實不是台灣爽迷的問題啦~
就算台灣禁止三星智慧型手機進口,只開放功能型手機
讓HTC在台市占一舉衝到60%
也對整體HTC業績也沒有多大幫助
重點在供應鏈管理 成本與行銷
低階及中階產品真的要考慮
1.維持品質
2.放棄利潤
3.壓低成本(甚至不惜外包給代工廠)
4.壓低價格
去衝銷量與口碑
因為人是這樣的,現在同樣規格的手機,你HTC要8000,我中國白牌只要5500
但要是HTC執行上述把價格壓到6500
你如果是消費者,本來HTC貴2500那麼多,我毫不猶豫買白牌啊
但價差縮到1000,我會認為多1000買大牌子比較好應該也比較穩定
這就是消費者心態...
低階產品就是紅海~不比白牌貴太多,操作及品質比較好,銷量增加,口碑傳開
自然會有人去分享這口碑,也可能讓既有的低階使用者可能會想往上晉升HTC中階甚至中高階手機的可能
就算沒有,也會影響周遭的人
現在大家對HTC中低階的評價不就是 貴很多嗎?規格也沒有比較好嗎?例如Desire P/Desire L/Desire U等
與其這樣偏下的口碑,何不改變策略
與其賺那些利潤,倒不如把低階產品變成HTC行銷的一個形式?


midoyes wrote:
三星都是大陸製,成本...(恕刪)
HTC想活命,就跟NB一樣把主戰場移到大陸.
官商合作,至少有個大的主場.
高階市場成長趨緩
不注重中低階市場的後果,現在開始浮現出來了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