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HTC的中低階款~大家認為設計是可以一致性,還是各要不同風格

最近的中低階DESIRE系列 有個我覺得還蠻值得討論的問題

例如我覺得DESIRE P既然做的跟ONE SV 大同小異(一樣4.3吋) 那為何大小跟寬度不直接等比例

可以直接比照DESIRE Q X V (一樣4吋)的模式去做啊 這個模式我覺得不錯

雖然三爽的其他中低階 手機都看起來很像 但其實保護套也不通用

我覺得中低階款的保護套難買真的是很大的缺點

如果HTC中低階是朝著機海在走 我還是希望在設計上可以偏向一致

至少不會讓消費者覺得買中低階手機有種不被重視的感覺

想問問大家有沒有跟我不同的意見一起討論
2013-06-04 14:16 發佈

ashiou1031 wrote:
最近的中低階DESI...(恕刪)


個人覺得沒有必要賣中低階
會買中低階主要是價錢考量
與其賣不到位又用不久的中低階
不如賣cp高的舊旗艦
一來讓消費者覺得htc都賣頂級旗艦
像iphone一樣有高級的感覺
二來也不會被說機海搞不清型號 還順便清庫存
而且都是旗艦 更新也比較快 不用擔心變孤兒

另外針對旗艦規格提升推出的半年小改版
個人覺得消費者不會喜歡 尤其買改版前手機的人
會有種"為何不一次到位?"的感覺
消費者喜歡新設計 新概念 新體驗
對於規格本來就好的旗艦再提升規格
大部分使用者應該是感覺不明顯吧
還不如多等幾個月的下一代比較有感

手機排版還真看不出來排完變怎樣="=

ashiou1031 wrote:
最近的中低階DESI...(恕刪)


手機配件要通用 開口位置 外觀比例都得一樣
那裝上手機套你還能分辨出差別嗎?應該是很難
既然都長一樣 換殼就好啦 幹嘛出這麼多支
產品特色就沒了 沒特色的產品大家不會愛
像隔壁根本放大多幾個洞 被批了無新意...
銷量少的手機 配件相對也不多
這也是舊旗艦勝過新中低階的一點
ashiou1031 wrote:
最近的中低階DESI...(恕刪)

我的觀點是, 沒有出現在全球官網的機種, 也就是不是國際版機種, 都不值得考慮...
基本上Desire P只是客製機, 有沒有一致性我認為不重要, 我甚至認為HTC根本就不應該接三雄這個幾個單, Desire P/L/Q。
至於硬體方面, 只能算跟Desire X同級而已, 請參考這篇我在#17的說明
- Apa | 問問題前先看過說明書吧...不然Google一下也好?

apa1102 wrote:
我的觀點是, 沒有出...(恕刪)


我個人比較支持您的看法
結合電信商推出定製機是htc初期成功的方法
但也就衍生出後來的機海戰術
到2012年看來
這個策略是錯誤的

太多的機型意味著研發費用/開模費用
以及供應鏈管理的複雜性

我反而認為
以M4
類似於M7 (One)的產品識別擴展中階市產
是一項很重確的作法

要不然
散彈打鳥
對於宏達電這一家中等規模的公司來說
幾乎沒有可能去行銷那麼多的手機
甚至分散注意力去管理一大堆的研發專案與生產採購庫存管理
還不如走幾個固定的系列
例如M7系列就是精品
Butterfly系列就是大屏

我待過一家企業
也是貪心不足蛇吞象
規模只有前五大企業的n分之一
但內部展開的新產品開發專案上百個
每個產品工程師, 採購, 生管都苦不堪言
因為太多零組件無法共用(太多太雜)
也導致對供應商失去談判能力
最終...被別家收購了

希望htc能記取過去的教訓
深刻檢討並改變過去散彈打鳥的策略
這樣才能找回往昔的榮耀
這種接三熊單的客製機
HTC根本不值得接
因為開出規格的是三熊
現在大家批評HTC老出一些規格不怎樣的中低階
問題是開規格的是三熊
中槍的反而是HTC
出力又不討好
但有趣的是...
之前忘了在哪看到
遠傳其實賣最好的反而是中低階手機
sky10515 wrote:
個人覺得沒有必要賣中...(恕刪)




雖然只出高階手機可以創造出高端廠牌的形象,

但要考慮到安卓系統有太多的廠牌在搶生意,

如果只故作清風的出高階,市占一定會被分刮的很慘,

熬不熬的過來還不清楚,可能就先虧損連連了,

何況htc也沒有很重要很強大的獨家技術....

要能保持站在前端還太難了。

蘋果靠著唯一一家使用ios系統的廠牌,加上以前累積的名聲和美名,所以他可以採用這方式...

但從蘋果傳出未來也極有可能出中階手機搶中階市場來看,

他所倚靠的老本也差不多了...少了老賈真的有差....

如果安卓系統的手機廠牌也想用這方式,

我覺得三星還比較有資本這樣做...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