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可否請01上的車床高手及法律指教一下

CNC铣床(更正)加工的以地球上目前量產的技術誤差究竟是多少,
上網去查詢車床加工誤差
CB 1:
正角幾何適合精車和超精加工,ap: 0,05 mm 至 1,5 mm。
適用於公差最小且切削壓力最低的情況。
應用:薄壁且不穩定的工件。

CB 2:
負角適用於半精車,精車和超精加工,ap: 0,5 mm 至 2 mm。
由於切削壓力增加,要達成更好的表面品質和更小的公差相對容易。
應用:厚壁且穩定的工件適用。

因為自己是學工程的,相信世間所有事物都會有誤差,唯一的差別是你的標準是什麼(我是目視距離20-30公分無瑕疵,目前網路上的檢查方式是影像放大200%至300%近距離觀察)
我的問題是如果今天縫隙的誤差是消費者無法接受的,但是他是交易完成後(也就是當下沒有提出意見)事後再去告廠商,而間隙過大是消費者的主觀意識,而消費者所要求的間隙本來就是技術上容許誤差的範圍,這樣告消基會(更正)會成立嗎??(當然前提是消費者必須先證明沒有事後加工)

因為在下剛好不是車床跟法律的專業,有請01上的高手指教一番
2013-03-31 16:56 發佈
雖然不知道手機板跟機械版為什麼會扯在一起..

就我熟悉的自行車來說, 零件公差 可以做到 兩條內.
殼是铣床做的 不是車床
正常公差大概都抓+-0.03MM
但是會有變型量 再加上組裝公差
所以大概10條-20條的縫 都屬正常範圍吧

至於看大家在說縫可以插紙
要看幾磅的紙
一般A4 沒偷重的80gsm 的紙 厚度約8條
corch1017 wrote:
CNC車床加工的以地...(恕刪)
如果成立,那接下來的手機都只能無縫了,看網路上各家手機多少都有縫,嗯!台灣消費者手機的品質要求就世界無敵了

mayloveandy wrote:
大概10條-20條的縫
這就對了啦.黑手界都說幾條啦.版大寫+-0.03MM.他們要想很久啦
加工誤差值跟加工物件`工作母機`刀具都有關係
如是手機殼 本身厚度薄難固定易變形加工誤差就會比大
就拿cnc洗床來說便宜1百多萬 好一點3~4百萬 再好一點上千萬都有
每一種等級母機本身誤差都不一樣
手機殼應該算是最初階 誤差能做到正負3條已經是很精密

如同mayloveandy所說的
加上組裝公差在10~20條內都很正常
縫隙大小就看個人能不能接受




corch1017 wrote:CNC铣床(更正)加工的以地球上目前量產


一隻手機而已 = =

那麼薄的鋁合金機殼,要考慮夾持是否會變形,還有加工是否會震刀, 溫度的影響,所以那種機殼公差能控制5條(0.05mm)以內就很優了。

還有所有的零件都有所謂的工差,組裝後還有所謂的總公差

另外還要考量摸具本身,摸具本身很精密,但出來的東西就不一定
還要考慮收縮率 ,變形率

網路,課本資料一堆,但做出來的東西就要看各家的技術,不是書本說怎樣就怎樣,要考慮的事太多太多了


又不是在做工具機,精密量具等等,越精密的東西,成本就越高

精密的東西除了有優質的車銑床,磨具,還有熱處理,表面處理,研磨,一流的量測設備等等

那種薄機殼要做公差2條以內,錢拿在說,而且每個月還給你量產少少的機殼


老漁夫 wrote:
一隻手機而已 = =...(恕刪)


大家的出發點都錯了吧?

就目前看來,有傳出縫隙問題的都不是在手機背面的連接處,而是手機正面面板處的喇叭孔蓋與機身周圍樹脂處的縫隙


因為金屬背殼跟周圍的樹脂是用射出成型的方式接合再一起,基本上不太會出現縫隙,而正面喇叭孔蓋那邊是事後組裝的,有很多因素會影響到連接的緊密度

我想這應該是機構設計尚待改進之處,機殼加工應該是沒什麼問題的
零件本身就有公差了

殼跟塑膠本來就都有些公差了

組裝起來累積的公差有時候會更大

且板上那個縫隙差紙下去的

頂多6-8條...

還好而已


講這麼多也沒有...
不懂的人還是不懂~
就算得懂的人是敵方對打手~
就算做到精度無誤差,一樣被對手把產品弄到有瑕疵..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