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個剛離開通訊業人的自白~
我會進來po這篇文章的用意,只是因為看不慣大家都說賣”三星利潤極大”....
其實不然,在通訊業來說,成交才是第一選擇,賣什麼手機真的不是重點
至於為什麼很多門市人員(業務)都愛推三星,原因如下:
1.門市人員個人喜惡,非三星不要
2.客人對手機的知識,有大哥大姐進來說要2S的時候,你就會知道是三星S2,但是其它品牌真的,有時候我拿一堆手機出來,只會都跟我說好像,不然我在回去想想問問,那成交第一選擇就破滅了
3.賣現場有的產品,因為他牌缺貨,當然以成交第一選擇,客人只要不是拿出雙證件,把錢付完都不算成交....因為下訂可以退
4.贈品,很多人還是喜歡全配
5.老闆怕屯貨,所以門市人員只好賣貨多的阿
6.我看到的同事機乎都拿三星,這也當然會影響,就算門市想中立,客人問你一句你拿的手機是哪一牌是多少都會有影響
7.硬要說利潤極大的品牌是,最近出一款可以煮火鍋的手機...那才是
基於以上幾點才是造成大家愛賣三星的原因....純粹把真實狀況跟大家講,不想引戰
Ps.小弟拿魯麵920
看看三星台灣總經理怎麼說的,尤其是最後一段話...
HTC加油好嗎?
原文轉貼如下:
三星(005930-KR)年度旗艦款Galaxy S4紐約風光登場,行銷廣告在時代廣場成功引起話題,市場關注三星行銷預算是否再創高,不過台灣三星(Samsung)電子行動通訊部總經理杜偉昱表示,行銷是需要錢,但並非唯一方法,三星強調體驗式行銷,體驗是眼見為憑,執行就是要細緻,讓商品大聲說話
行銷只是花大錢?杜偉昱指出,體驗行銷後面其實有很多細緻的部份,不只是產品教育訓練,店員還有教育訓練,這些產品上市前就要做好,前後要花2個月。
三星教育店員很扎實,看不到的部分其實更重要 行銷執行要做到精緻,杜偉昱說明,通路經營也不可少,要維持價格穩定,其實就是回歸簡單的經濟學供需法則,「剛剛好,又少一點」,把人帶進來,增加來客數,讓通路有能力賣,也有意願賣,不塞貨,就可維持價格穩定
杜偉昱曾任職摩托羅拉行動通訊事業部業務部總經理、台灣微軟OEM事業群總經理,2009年11月就任台灣三星總經理,持續激勵三星團隊在2012年奪下整體手機銷售量、智慧機銷售冠軍,先前更定出,今年三星在台市場目標,就是在整體手機、智慧型機與平板電腦,都登上台灣市場銷售冠軍,力拚三冠王。
在台灣站上第一名,不過杜偉昱認為,第一名危機很多,其中之1即是市場競爭者都會想追趕,其二就是組織心態。
三星做好了,其他廠商可能會跟進學習,因此三星必要更加強調差異化,細緻化。
杜偉昱在通訊產業10幾年,見證過摩托羅拉最輝煌的時代,他表示,這個產業變化劇烈,而對手在改變,消費者也會改變,因此要關注商品,商品本身要大聲,但本身作勢要低調。
因此他只給自己61分,同事可以達到90分。
給自己剛好及格,杜偉昱期許未來,第一、未來要更具焦在執行力,事情系製作好;第二、是跟消費者有更多的溝通;第三、零售最後一哩的通路,要著墨更深,觸角深入更多鄉鎮。
雖然智慧機硬體已近天花板,高價手機是否出現不過杜偉昱認為,行動產業獲利是要讓大家都賺到錢,產業要健全,其實就是要把價格穩定,回饋給消費者。
而三星在AMOLED面板、CPU處理器都有集團本身的優勢,未來三星硬體利基市場仍有成長空間。
杜偉昱強調,「消費者其實想要可換電池的手機,可以插記憶卡的手機」業者仍要回歸滿足消費者需求,給消費者想要的。
n0926138569 wrote:
一個黑心手機店員的真...(恕刪)
三星手機在門市裡面現貨最多!!!
我之前因為要買蝴蝶機~跑了多間通訊行!!
和老闆聊天後~發現~htc的手機~通訊行都沒有現貨!!!
客人要買~都還要找聯強或神腦~送貨來店裡!!
當然蝴蝶機~當時缺貨~老闆說~想賺錢~也沒貨賣!!
我有2個同事~看我拿蝴蝶機~也跑去通訊行要買蝴蝶機!!
後來一樣沒買到~其中一個~被推薦成功~買了NOTE2!!
NOTE2~真的賣的不錯~貨量多~又容易介紹~成交率也高!!!
消費者很單純~(品牌迷思者除外)
走進通訊行~零零總總手機數十隻!
扣掉舊的 小的 不喜歡的 可能剩下不到5隻比較!
價格差異不大的情況下~
比外觀~優缺美醜見仁見智!
你說塑膠差~但是他輕薄!
金屬絕美~保護套一上金屬都不金屬了?
所需功能...偏偏現在手機功能超多超猛!
當下一時半刻實在不知道自己要有啥功能~
任憑店員信口開河的介紹~自己加減聽聽!
配件贈品~我想買東西的人都很在意!(每每大家都在吵的預購禮就是好實例)
有好贈品誰不要~ 多一顆原廠電池!原廠皮套等等~ 怎麼想都超值!
當一切水到渠成的時候!好!!我要這隻~
阿!不好意思~這隻缺貨要等半個月到一個月~
死了!一股熱情被澆熄!錢都帶了~今天大爺就是要買手機怎辦!
看看第二名.....也不錯阿!好吧~就他了!先買先享受!
消費者的心態不難抓!
是原廠有沒有心要做罷了!
很多人不像我們天天看01~ 酸甜苦辣都知道!
門市有沒有在意消費者感受!
自己去逛逛就知道!不是嗎?
從蝴蝶上市到NEW ONE 很多人跑了很多門市想欣賞確認自己口袋中的下一任機王是哪支!
問題是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 看得到廣告 摸不到實機!
北市並非窮鄉僻壤~ 這樣的行銷戰略是否應該檢討!
銷量不是絕對~但沒有銷量何來的獲利!沒有獲利空有崇高的夢想都是屁!
更別說要把這些夢想實現回饋使用者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