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各種說法和爭論都有,不過簡單解釋幾個問題,
信不信看個人.
1.UltraPixel跟Sigma的Foveon X3沒任何理論上的相似關係.
2.UltraPixel總體歸納兩個特點就是感光元件體積比一般多數照相手機的大上不少,
然後也因為畫素與面積的密度低,因此感光可以更充分,同亮度環境下iso可以壓更低,
至少就這點來說這的確可以提升畫質,就這樣.
3.UltraPixel創不創新,看角度,早期感光元件製程能力不夠時,密度也是那麼低,
隨著製程能力提升.抑躁品質提升,因此畫素越做越高,以低密度pixel來說,
其實以前就有(不過以前是不得已,現在是有別的考量),以採用比較大的感光元件來說,
nokia用得更早更大..應該是說這兩個東不是新東西,只是htc應該是第一次把這兩個概念合併,
拿來當特色賣點的,這是不是創新,我不知道,看個人見解.
4.沒人規定一個畫素位置就一定要有完整rgb,bayer類型的感光元件本來每個位置的rgb
都是靠鄰近內插演算來的,所以400萬畫素就是400萬畫素,什麼400萬其實是100萬別亂扯了.
(我寫程式解過raw檔,也處理過內插輸出.)
5.UltraPixel好處已經在上面說了,但是缺點呢?其實UltraPixel有點挖東牆補西牆的味道,
不過至少就處理昏暗光源來說可以壓低iso,畫質會比較乾淨,問題是又不是所有場景都是昏暗光源,
如果亮度夠,一樣都使用低iso拍攝下,UltraPixel佔不到什麼優勢.
6.除此外如果考量到數位裁切放大,然後重取樣到小圖,UltraPixel的操作方式還是佔不到優勢.
7.其他高畫素照相手機,如果1:1檢視跟UltraPixel 1:1 檢視可以預期的,
UltraPixel感覺會比較紮實,不過如果大小正規化到同一尺寸後,UltraPixel能不能勝出還是問題,
很多問題跟實際硬體設計有關,理論不代表一切,客觀的實測才準.
整體評論是有點挖東牆補西牆的感覺,至於挖了多少東牆,能補得了多少西牆,
實在是未知數.
以這個當例子來說
http://asia.cnet.com/htc-one-vs-iphone-5-camera-shootout-62220556.htm
第一組對照圖,可以看出來400萬的細節已經被吃掉不少,汽車上的字跟色板上的字,
iphone5明顯就清晰很多,字的軌跡很明顯,而且似乎也沒比較模糊,UltraPixel小不少,
但是也似乎也沒比較清晰.....這個挖牆挖得值不值得?? 我還真的不知道.
技術是一直演進的. Ultrapixel相似的元件最常見到的就是在行車紀錄器上面. 感光元件大小以及pixel size都類似. 大家不是一直都很要求行車紀錄器夜間攝影畫面嗎? 就是這樣來的啊~ 哈哈~
我自己的意見是感光元件的正向發展是往高畫素發展高ISO. 不是犧牲解析度用bigger sensing area去補ISO.
可以預見的是不久的將來會有感光元件廠商把8MP甚至是13MP的可用ISO提高到1600以上.
這樣Ultrapixel的意義就沒有了. 可以在高解析度下得到高ISO的話, 是不會有人願意去買4MP的東西的.
更可以做的是把8MP或是13MP做像Nokia pureview的oversampling動作. 降解析度到4MP去更增強影像效果. 開外掛去提升畫質跟感光度.
所以往高解析並且高感光度才是正向發展. 進可攻退可守.
Ultrapixel很容易會把自己逼到退無可退的位置. 他不可能再用multi-pixel去開oversampling外掛了. 除非他要宣稱1MP解析度就夠大家用了之類的~
不過阿~~~ 也許明年hTC就會推出8MP的高感光元件, 然後說我們把Ultrapixel進化了云云之類的~
其實就是用回高解析高感光元件罷了~ 哈哈~
以上都是我自己的淺見. 如有意外純屬雷同~ XD
sycee2008 wrote:
沒什麼好眾說紛紜,只...(恕刪)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