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先說明一下,小弟不是專家,是無知的消費者
寫這篇希望只是能用簡單的非專業角度,來問問看各位的意見
看看小弟的想法正確不正確,不知道可以這樣解釋嗎?
案例與數據部份都是以自己的觀點寫的,肯定會有落差或錯誤
指望大家指證,但是不要炮我
=============================================================
如果把電視當成感光元件,也就是CMOS
接著,我們把傳統映像管電視跟液晶電是拿來當感光元件的大小
當然是傳統的比較小,液晶得比較大,因為傳統的掃描線只有比液晶少了一半的LED發光體
這時候,我們拿錄影帶播放機跟藍光播放機當成是相機鏡頭
好吧,錄影帶播放機當然就是畫素低的鏡頭囉!藍光相對就是高畫素的鏡頭了
傳統電視接錄影機當然是OK的,如果藍光撥放機撥DVD畫質到傳統電視,也都OK
但是,如果藍光撥放機撥FULLHD的藍光影片到傳統電視會怎樣,不好看吧
因為辦法呈現那麼多的細節
反過來說,液晶電視看藍光當然沒話說,漂亮,可是如果撥VCD或是錄影帶,那當然也是慘不忍睹
所以,是不是在ONE的感光元件上,以目前的400萬鏡頭,是最好的搭配呢?
還望各位給小弟中肯的意見,謝謝
螢幕只是顯示媒介,就跟手機螢幕一樣
與感光元件沾不上邊更不用說拿來比喻
鏡頭比喻也是相同
如果要容易瞭解,無法完全類比但意思接近
畫素=藍光載體
畫質=影片內容
當藍光載體=>裡面放的是高畫質內容
看到的就是1080p以上畫面
但目前大部分相機消費市場幾乎都是以下
(高品質成像單眼與DC例外)
藍光載體=>DVD甚至VCD畫質內容
看到的就是有大畫素低品質內容
更不用講手機那一丁點影像感測器
畫素不是無用,但畫質沒有提昇上來
噱頭多於實用,想要局部裁切也不一定堪用
如果你真的有求知的意向
不如自己找答案
拿隻號稱800~1xxx萬畫素的手機
跟300~500萬畫素dc各拍一張照片
放進電腦裡1:1比對
甚至同等比例放大來看就真章
同樣等hTC One上市三方同樣比對
我相信4Mp有好處(低光源,高速快門),而13Mp也有好處(電子放大,裁切,高亮度環境)
而現在手機也越做越大,早就不是機皇只有4.3吋時那種0.5平方公分也要計較了.
HTC何不直接把兩個1/3吋的CMOS並排在一起? 類似雙LED是靠在一起.
同時動作,一個4Mp拍低亮度細節,一個13Mp拍高亮度細節,再用兩個一起做合成.
就成為解析度高又有暗處細節的one shot超強HDR相機.
機王都已做到5吋了賣2.5萬,根本不必省那一點成本和空間...
早年DC也有一樣的爭議,超過4-8M有無意義?
但市場確實是往10-20Mp以上靠攏,這表示趨勢就是如此.
與其逆推低畫素,到不如直接做雙鏡頭合成拍攝.
反正1/3吋約米粒大,多一少一也影響不了多少體積.
低畫素的優勢是暗處仍可以清楚.
高畫素優勢是在戶外拍團體照時,你還可以放大看每個人的臉.
DC/單眼的CMOS/光學變焦鏡太大,只能做一個.
但是手機的米粒CMOS根本小不拉嘰,就算放2個,對機王來說也還是很小比例.
(其實連正面也算進去應該是3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