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打個電話回去080
服務人員:您好,很高興為您服務
我:您好,我想請問一下我購買的HTC J 我最近發現下面的三個按鍵,最右邊的常用程式的案件比旁邊兩邊的按鍵亮很多,請問這是正常的嗎?
服務人員:不好意思,我幫你比對一下(等待中...)
服務人員:您好,不好意思,因為常用程式按鍵的顯示面積較大,所以您會感覺較亮,這是正常的現象。
我:....好 ... 我知道了,謝謝你喔。
掛斷......
此時心中想起許多想法,當然一個按鍵的亮度確實不會影響到效能,更不會對穩定性造成影響,但是卻對消費者(我)可能會有很大的反感。
想起續約前問過表弟(目前拿 HTC Sensation )下次換機的想法,他說下次她一定要換Apple!!
Why ? 我問了他
表:HTC 對我而言有幾個地方很不爽。1.Sense 常常重啟 2.聲音太小聲 3.電量續航力不足。
我:可是HTC J 應該進步很多,我想要買這支!!
表:HTC J 是不錯的機器,可是一定有小地方做不好,你自己不要後悔就好了!!
我:應該不會啦 我上一隻也是DHD 阿,我覺得不錯!!
表:阿...你一定會後悔的啦......
---------------------------- 分隔線 --------------------------------
話說我真算是 HTC 的愛用者,說實在話我的上一隻 DHD 這支手機除了電量過小,我認為滿意度大於HTC j
希望HTC 多多注意消費者的 "感受"
---------------------------- 以下為圖 -----------------------------
![HTC 阿..... Apple 與 你的差距就在此.....~~!!! [圖已上傳]](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10/mobile01-9de389d255e6cb01c81aa50c60fa149e.jpg)
--------------------------------------------------------------------
感謝各位網友的意見,我並非否定HTC ,但覺得可惜,有時候在做多點細心,顧客會感受更多。
下一隻會是HTC嗎? 我想應該是會的.... 但是要直攻機皇(上一支就是DHD)... 至少大家的反應會修正!!
關於神話 Apple 的問題,非也,我想大家都誤會了,我想要表達的是,在Apple中,按鍵的光度不平均,我想是會被它們列為重大問題的,因為它們很重視使用者第一眼看到的印象。
當然,我們可以說如何驗證...因為Apple是當今Smart Phone的王者,大多數的人都吃他那套。
而為何是跟 Apple比較呢? 文中有敘述是因為想起跟表弟聊天的內容有感而發,表弟對於電腦技能並不熟,但是在他的世界裡面,就是有幾個點Apple做到了...但是HTC卻不是很在意。
所以才會有感而發。
我絕非雞蛋裡挑骨頭,而是因為這個問題所衍生的想法,對於我來說光度不平均,會放棄HTC嗎? 不會
但是我會覺得可惜,若是可以從小地方做好,會給顧客更好的印象。
而Apple的Map 我只能說從商業的角度來看,他們處理的雖不理想,但是卻是必須。Apple急於跟Google切割....所以.......
------------------------ 更新 -------------------------------
看來有些樓歪了,對於我來說 HTC J 是目前感覺CP值最高的機器,而po這個文章也說明了只是自己的感受,我自己也知道這世上沒有完美的機器,只覺得可惜,HTC應該在機器或是客戶服務上做得更好,若是機器有問題,客服人員可以告訴我送修,若是公司認定機器沒有問題而有這個狀況...那我只能說HTC請你加油,才不會讓我覺得我付出去的新台幣對不起我得到的感受。
感謝網友pili101對我的感受所下的註解:
----------- 以下引文 pili101 網友之回應 -----------------------
我覺得大家發言好像都不是針對文章所言的
我想樓主應該要說的是產品的第一眼品質吧
iphone所出的一些問題,都不會是第一眼就看得到的。
例如之前收訊不好、iphone5傳出容易掉漆甚至軟體好不好用。都是經過使用後才產生的問題。
新品外觀一定是很嚴謹的。
而樓主那張圖,不需要實際使用,就能看出明顯是瑕疵。
兩者差距,就是這樣。
【關於神話 Apple 的問題,非也,我想大家都誤會了,我想要表達的是,在Apple中,按鍵的光度不平均,我想是會被它們列為重大問題的,因為它們很重視使用者第一眼看到的印象。】
第一印象很重要,樓主要說的。
而我也很認同。
好不好用,耐不耐用是其次的問題,當一個新的商品,就有外觀上的小瑕疵,而客服說正常,不免有些疑問。
客服代表公司,若公司容許這樣的誤差存在,雖不影響使用,但總對於品質的認定會懷疑。
尤其當本身並不是居領導地位,應該用更高規格更嚴謹的品管來看待自家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