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路上看到很多人對於HTC產品的外型非常有意見
但基本上這種文只要一PO出,通常被質疑和攻擊肯定是不會少的
所以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產品的外型設計,可能是技術上最容易解決的
卻往往是實際執行上最難做到的,為何呢?
有讀過賈伯斯傳的人應該會知道
蘋果的設計師Jonathan Ive,他早在賈伯斯還沒回鍋蘋果之前就已經在蘋果了
但當時蘋果的外型設計並非是產品中最優先的考量,所以Ive就算空有才華也無用武之地
賈伯斯回鍋後就不一樣了,賈伯斯對產品最優先的要求就是外型一定要夠美
外型設計大致確定了之後,再想辦法在技術和成本上予以克服
也就是因為如此,iPhone4才會搞出天線收訊不良的問題
同樣的Ive現在如果是在HTC,你認為Ive可以為HTC設計出什麼樣的造型?
我看應該也是補丁式的背蓋,因為iPhone4的外型絕對不會得到工程師出身的周永明支持
但這也可能不是壞事,至少不會有收訊出包的問題
所以在我們一般消費者的思維裏,常常會納悶
怎麼這些廠商為何總是要設計出一些醜不拉機的產品來
改得好看一些不是可以賣得更好的嗎?
首先不要忘了,美感這回事,常常很難有客觀的評斷依據
不妨看看Mobile01上網友們討論的文章,即使是如宏碁出的那款ICONIA Tab A500
都有人覺得簡直是美極了,很多人甚至是只要產品上加個髮絲紋
或是換個鮮豔的色彩,就覺得很好看
我們一般的台灣人是如此想,HTC和雙A的老闆也是台灣人
你認為他們對美學的品味會有多大的不一樣?
甚至這些老板和CEO們在台灣的產業生態混久了,腦中想的都是技術和成本
對美學的看法還可能因此扭曲掉了(這就好像女孩子看有錢公子哥,怎麼看都很帥)
你認為周永明會覺得自家的產品不好看嗎?
但不管如何,外型設計固然重要,但絕對不會是產品和品牌成敗的萬靈丹
以LV為例,你認為LV包包的外型設計很美嗎,但它已經花了百年在消費者心中建立了高品味的印象
同樣的Apple也試圖以簡約式的美學設計和精神在科技產品中建立如LV的品牌形象
未來成功之後,只要它不要在技術層面上落後太多,或是在外型設計上弄出個髮絲紋、同心圓...
它就可以在這個淘汰率非常高的科技產業中建立起可長可久的百年企業
代工廠或國內品牌廠的思維還不及國外知名企業對品牌的操作來的熟悉。
透過建立品牌印象才會逐漸增加品牌價值。
可惜的是,許多品牌廠商也經營代工,對於品牌的建立也是基於成本技術規格的考量比較著重。
對外型設計上也不會由品牌的中心思想來延伸設計概念,所以類似Apple極簡風格的產品也是品牌概念的延伸。
但對於代工廠商而言,提供多樣化產品才能不斷刺激與滿足多樣化的消費者,亂槍打鳥總會有成績。
這也無可厚非,有人走品牌精品路線,有的人走低價多樣化的路線,都可以獲利只是市場區隔不同罷了...
HTC也逐漸踏上品牌的路線,但畢竟起步較晚不可能馬上追趕上Apple,在目前只能算是摸索起步的階段,
找尋一條屬於HTC該走的品牌之路當然沒那麼簡單,但至少已經踏出第一步。
Apple不也是不斷嘗試不同的風格,一路走來才在現今建立起自己該走的風格?
可以從以往的產品設計風格看到,賈伯斯再回到Apple後的透明多彩iMac風、單色透明風格、金屬風、極簡風..
不斷的改變才慢慢找尋品牌的風格。不過未來設計的風格並不是都不會改變,相信未來還會有許多變革產生。
很高興HTC也開始走向品牌路線,很值得鼓勵。現階段我想也別太苛求HTC,慢慢的我們會看到一個品牌走向他
該走的道路。而產品設計的風格也會符合品牌的概念與中心思想,到時候產品的美感除了外觀與視覺上的感受外
還會加上一層對品牌價值的認同與信仰文化的意涵在內。
HTC's Design Philosphy Presentation by Youenn Colin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69_n-Fzn5w
只是這種使用者體驗是很難宣傳的,就跟大家看規格第一眼就是 —— 雙核心 = 快,單核心 = 過時,但實際上 XL 的操作影片釋出跟一些人的開箱心得都指出順暢度是一等一的,尤其上網體驗更是頂極,又或是 800 萬畫素就以為相機品質很好,這種只看數據的錯誤判斷都是大家都很常犯的錯誤
當初跟朋友借 arc 來玩,跟一開始在網路上看到的印象又不同了,網路上的照片看起來真的美極了,但實際上把玩卻有點玩具感 ? 這邊確實是我個人的主觀感受,但是我當下就是這樣的感覺
當初有看過 HTC 的工業設計報導,當成品出來後他們會做成很多種配色,然後逐一篩選,最後會拿在手上把玩,閉上眼睛體驗那種感受,我想這就是 HTC 在追求的地方
所以我買手機前也偏向在網路上做功課篩選,在實際去展示台把玩,最後再做決定
-
雖然我文中有批評到 SE,不過結果買是單的人也不少,總之青菜蘿波各有所好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