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N1 Desire 三星 AMOLED 螢幕 正解 (別在誤導板友了)

注意 本文旨在還原事實並非影響各位版友購買意願,若有意購買者請體驗實機眼見為憑。
==================================================================

看到C兄與T兄的引述錯誤

有鑑於實事求是的精神,小弟整理網路上看的到的資源來一次說明。

首先pixel的計算方式三星官網就已經清楚說明了。三星官方說明
受各位愛戴的TypeZero.PTT兄文中所打X的第二圖,其是才是真相。
(在此小弟做個小小呼籲請不要引用錯誤的資訊攻擊錯誤的資訊)


實際上三星就是由兩個subpixel組成一個Pixel,這也是一直提及VESA的JasonQ兄所沒有提醒小弟的。

也因為上圖讓小弟誤以為三星pixel是由0.5R G 0.5B 所構成,不過看到三星原文總算了解,

小弟所質疑的並沒錯Pixel不可能由0.5個subpoxel所構成。至於解析度的算法很好理解,

由兩個subpixels構成一個pixel的確比傳統3個subpixels構成少了33%的功耗,

毋庸置疑解析度確實是800*640 不過JasonQ兄提供小弟參考的文章中其實並未說明。

降低功耗,降低製程成本,降低良率 都是這螢幕的優點,

不過由於subpixel尺寸事實上是增大了,

也因此顆粒感會比傳統RGB排列的同解析度螢幕來的強烈,

而事實上對4吋大小的螢幕來說其實640*480的螢幕其實顆粒感已是人眼可接受範圍,

也因此800*640的三星AMOLED螢幕確實是在人眼可接受範圍,

除了顆粒感,色偏的問題猜測也是因為其不對稱的subpixel所造成。


另外補充一點TypeZero.PTT兄文中視覺暫留一說與靜態解析度無關,

更與相機拍出斜紋無關,

其文中相機之所以拍出斜紋是由於近距離拍攝,相機的感光Pixel與螢幕Pixel交互作下的結果,

不管拍TFT或是AMOLED都會產生,

但LN兄原文中的原圖確實是由於螢幕subpixel的改變所造成(隔壁手機並無斜紋)。
N1 Desire 三星 AMOLED 螢幕 正解 (別在誤導板友了)
N1 Desire 三星 AMOLED 螢幕 正解 (別在誤導板友了)

不過事實上在室內紋路並無照片上如此明顯,

照片中紋路應該是陽光照射下所凸顯出來的感覺。
至於各位版友能不能接受這個螢幕,當然要視各位需求而定,
有更多數的人只需要640*480甚至更低的解析度。
以上小弟拙見,供各位參考。

以上黃色部分為小弟猜測錯誤已有HUNK999兄補充說明


提醒:小弟對顯示器並無深入研究, 為免誤導版友之嫌,若有錯誤經網友更正會立即補上。

5/15===============================================================
感謝補充小弟不足之處
HUNK999 wrote:
1. Pentile 與OLED顯示技術並無關聯 , TFT面板也可依照Pentile RGB排列方法應用此技術.

2. 色偏主要原因 , 乃因Pentile色彩演算法由標準RGB System 轉換過程中運算失真所致 , 並非subpixel非對稱
排列所造成 (Pentile 排列要顯示白色 , 且RGB channel 若是8it 深度 , 則每個channel輸出資料權重調為255).

3. 紋路部份是因為RGB空間響應所造成 , 因為一個Dot 並非100% 區域發光 , 而是配合子像素間的鄰邊BM(黑
色 矩陣,Black Matrix)交錯構成 , 在TFT技術上 , BM是為了提高對比度(提高亮與暗的差異)與隔絕子像素漏光(避
免RGB 子像素間的干擾混色) , 當subpixel的空間響應度高於人眼或拍照器材成像點距時, 會產生此紋路影像)


5/15===============================================================
討論區為開放網路空間,歡迎各位專業前輩給予說明改正,也感謝因此讓小弟收穫良多。
2010-05-14 18:57 發佈
紋路是因為發光模式的不同吧…
一個是自體發光一個是用背光打

用背光打光線射散會叫嚴重~
字體發光背光較不嚴重!

另外視覺暫留我當初並不是用來解釋的是他螢幕發光的時候其實並不是連續的發光
應該是會利用快速閃動的方式來表現更棒的顏色、顯示效果

視覺暫留這部份我是拿來解釋為何相機看到的影像會如此恐怖眼睛卻不會,並不是拿來解釋解析度

另外amoled是用subpixel rendering演算的方法讓影像顯示出完整的一個像素

詳細可以去網路上查查這個技術。
如果換成nikon的奈米鏡頭(24-70 跟14-24 等等)

你會發現紋路幾乎都消失掉....!
xos84292 wrote:
如果換成nikon的...(恕刪)


小弟沒此器材您可以拍上來比較看看,感謝您提供此訊息。
不做不死
TypeZero.PTT wrote:
紋路是因為發光模式的...(恕刪)


您真的確定?

若您真如此專業可以多多貢獻而不是放任錯誤訊息在網上流傳,

包括小弟所述有誤也請您提出證據佐證,而不是這樣冒兩句沒頭沒尾的。

子像素渲染演算的方法讓影像顯示出完整的一個像素,文章看了幾篇若您懂還請自行解釋。
(別人的論文是別人的自己不會解釋還是別人的而不會渲染成自己的)

小弟提供自己的理解有誤請就錯誤點更正,

假設開一個BMP圖檔輸出的是矩陣,傳統RBG排列可簡單換算即可得到相對精確的值,

但透過子像素渲染方式就必須經由演算法模擬周圍像素不足的部分以"補正",因此稱為"渲染",

就單一像素點來看,由於透過補正通常會產生誤差值,誤差即為色偏。

而借用隔壁像素渲染不是由自體所提供,所以並沒有完整的一個像素。

就像人裝義肢雖然可以藉由義肢補正,但不能稱為完整的身體,請教這樣理解是否有誤?
不做不死
max80686 wrote:
您真的確定?若您真如...(恕刪)

這不用解釋吧…一個字體發光

一個是在液晶板面上打光,夠過RGB的開與關顯示出言色

字體發光比較不會射散
用背光打比較會射散

這個國中個理化呀…
會不會明天又會跳出一個版友po文說,請c大t大m大不要誤導版友...我才是正確的....

三篇文章看到最後頭好痛,還是自己用的高興最重要啦...繼續玩我的豬屎去

Pentile RGB System 是一個改良式RGB array 排列方法 , 並配合一色彩演算法達成 , 所以:

1. Pentile 與OLED顯示技術並無關聯 , TFT面板也可依照Pentile RGB排列方法應用此技術.


2. 色偏主要原因 , 乃因Pentile色彩演算法由標準RGB System 轉換過程中運算失真所致 , 並非subpixel非對稱
排列所造成 (Pentile 排列要顯示白色 , 且RGB channel 若是8it 深度 , 則每個channel輸出資料權重調為255).


3. 紋路部份是因為RGB空間響應所造成 , 因為一個Dot 並非100% 區域發光 , 而是配合子像素間的鄰邊BM(黑
色 矩陣,Black Matrix)交錯構成 , 在TFT技術上 , BM是為了提高對比度(提高亮與暗的差異)與隔絕子像素漏光(避
免RGB 子像素間的干擾混色) , 當subpixel的空間響應度高於人眼或拍照器材成像點距時, 會產生此紋路影像)

不就一個人提出一個不一樣的說法
也許這個說法無法讓人接受或認同
但是這樣的文章一直出現也沒甚麼意思吧
搞到最後
喜歡的還是很喜歡
討厭的還是很討厭
猶豫不定的
自己去看實機不就好了
用猜的倒不如自己去驗證自己的感覺
HUNK999 wrote:
Pentile RG...(恕刪)

感謝您願意提供較為詳細的說明,

另外請教關於第二點:

請問因其排列不同於傳統,而須轉換導致失真,不知是否成理?

TypeZero.PTT wrote:
這不用解釋吧…一個字體發光

一個是在液晶板面上打光,夠過RGB的開與關顯示出言色

字體發光比較不會射散
用背光打比較會射散

這個國中個理化呀…


恩或許小弟國中理化沒學好,
小弟印象中OLED自體發光為點光源,光場成輻射狀,
TFT是經由液晶板"透射",光場應有部分受到阻擋而無法如點光源成輻射狀,
請教您指的射散為何?

舉例:微觀與巨觀往往學問了解到深處無法一言以蔽之,
以電性為例,同性相斥異性相吸大家都會說,
吸力與斥力跟距離平方成反比大家也都知道。
原子中,電子帶負電、質子帶正電、中子不帶電,
電子還可以說被質子所吸引而沒游離,
那中子間怎麼可以如此接近而不彈開呢?

shingolin wrote:
不就一個人提出一個不...(恕刪)


本來小弟的意見就是要各位自己去體驗,

板友常云沒圖沒真相,各位消費者還不如體驗實機眼見為憑。

笨小金 wrote:
會不會明天又會跳出一...(恕刪)

小弟若有錯就改正應不至於誤導,
不若另外兩位錯誤依舊,還頗多人將錯就錯。
另外小弟在別篇PO文中也曾提到,
在下確實看過實機亦覺得可以接受,不過確實看得出顆粒,
但desire並不因此而遜色。
不做不死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