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One max不如不要用 高通曉龍800跑分不如曉龍600的祕密

0wen1309 wrote:
以i7那種巨無霸的面積手機主機板可能很難下塞下。事實證明,散熱做的好,就能不降頻。(米2)


不管你散熱在好工程師是不能違反物理定律的 只能依照物理定律去設計產品

超過4W的功率一定會導致手機表面溫度超過40度

另外CORE I7桌面板150~170mm^2 大約是1.2公分大小而以 絕對塞的進手機

但是手機的發散功率無法發揮它的性能

所謂散熱做的好只是"均溫"而以 最終就算你內部100%的熱傳導效率均溫

超過4W瓦特 以手機外殼的導熱系數 和固定大小台看

手機表面均溫還是最少要破40度 你貼的圖 小米不就已經破40度了嗎

即使可以把手機做大或是換金屬外殼材質可以在增加一些 但是基本上手機還是有一個散熱極限在

而且這個極現值是和內部設計無關 內部設計只影響均溫

而所有內部熱能要發散到外部的最大極限 只跟外殼材質和面積有關

移動CPU 是要往提升能耗比來做 也就是同樣的功率下發揮最大性能

而不是光有最大性能但是功率過大 手機無法發揮

不管內部的熱傳導在有效率 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 熱只能從高溫往低溫走 熱量最終還是要到表面來

所以如果是內部熱傳導做的好 4W瓦特手機 燒機一段時間 達到熱平衡後 平均表面溫度40度

所以如果是內部熱傳導做的不好 4W瓦特手機 表面溫度有一些區塊會高於40度 有一些區塊低於40度

這就是和那隻魅族的熱影像圖片很類似 熱量分佈不均勻

但是這些都不會影響 一隻手機所能有的最大散熱極限

因為作者已經是假設內部熱傳導最大極限效率的100%均溫 熱平衡狀態了


RR wrote:Intel真威風,不愧是號稱火星科技。一

X86模擬...
abc003 wrote:
不管你散熱在好工程師...(恕刪)


這位大人說的沒錯..
一直鐵齒的可以去看看過去CPU的散熱片的設計跟現在I7 CPU的散熱片的設計差在那..
不懂的話我可以提示你們就它們都跟熱有關..
<補充>
我沒記錯,認真的去計算散熱片的表面積的話大約是一坪大的面積,
有人就會想問怎麼可能,就是有可能.這是現在的科技工藝,在眼前的小東西,
它的表面積的利用面積可以到這樣大,
而為什麼要這樣作呢?
因為CPU太熱了,而散熱的效率是跟散面積有關,所以表面積越大表示它散熱的效果越快也越好.
當然也跟導熱材質有關.(所以INTEL才在後面不跟AMD玩高時脈了,因為高時脈並無太大的助益)
好啦!!相同原理.
來看S600跟S800大家很愛的手機CPU.
大家可以去算算一支手機可供散熱面積有多少??
再來看手機的CPU本身會產生多少熱?其他組件又會產生多少熱?
所以樓主提供的文件就是在說明,你手機越快就越熱,越熱CPU的工作狀態就不可能正常.

好啦..再來就是大家所說的CP值..
你是要拿一個殘廢的CPU(全速運作只能用1X~2X秒)又貴的手機來用.
還是想拿一個可以全速工作的CPU的手機(其實也不算長,根據文件約3分鐘)
(PC可以全時全速運作好幾小時,不過PC會熱的嚇人)


小阿民 wrote:
跑分不是重點,重點是...(恕刪)


沒錢應該用公共電話就好,

用max會不會太高檔?

abc003 wrote:
MV和MA都搞不清楚 還和人說你懂硬體知識

mah是毫安時 V是電壓

如果真的需要1000MAH的電流 乘以電池電壓3.7V~4.2V以經快4W瓦特的功耗了還不包括螢幕 網路.........

整機最大功耗絕對超過4W

開網頁只是短短幾秒 玩遊戲CPU肯定要降頻


我確實不是專業人士,但你是理解有問題還是真的搞不清,電壓單位用mV有問題嗎?我指的是電壓,誰跟你扯電流還自己腦補1000MAH的電流 乘以電池電壓3.7V~4.2V,得到破4瓦的結論,你這行為不是跟那篇神論作者一樣。

abc003 wrote:
不管你散熱在好工程師...(恕刪)


但溫度並不影響性能表現,廠商的溫度閥值設定才是降頻與否的關鍵。有的廠商像是LG,對溫度要求高於性能。小米則是性能要求>溫度。回歸正題,拿LG G2的S800和小米2S的S600比,G2可能會輸小米2S。但這樣並不代表所有的S600都贏S800,都是同一家廠商的話更不可能發生

Michel Weng wrote:
你是要拿一個殘廢的CPU(全速運作只能用1X~2X秒)又貴的手機來用.
還是想拿一個可以全速工作的CPU的手機(其實也不算長,根據文件約3分鐘)


但S800絕非殘廢的CPU(SoC)
ONE MAX的S600也不一定是可以全速工作的CPU
0wen1309 wrote:
但S800絕非殘廢的...(恕刪)


目前所有用S800都有強制降頻和過熱問題 有些甚至高溫下跑不到2萬分

包括G2 ZU 等等等........... 不過G2螢幕做得非常好

G2 安兔兔(AnTuTu) 評測分數

有些人把G2 和ZU放進冰箱裡 跑分才能到2萬8
這樣看起來最新最快的不一定最好 穩定性也是很重要

畢竟大家也不想買不持久暴衝型的CPU 用不了幾個月 已經洩氣了

而且可能變成新產品的第一批實驗者

boosa wrote:
這樣看起來最新最快的...(恕刪)


真神奇
同一個時期同樣技術出的兩顆CPU
一顆很省電穩定沒bug
一顆耗電不穩很多bug

老是覺得自己喜愛的品牌被抹黑與打壓,是一種被害妄想症的徵兆,請儘速就醫!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