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8t wrote:..mobile01...(恕刪) 那一堆人因為薪水從新台幣換成人民幣(但是數字不變), 而跑去對岸發展的不就...我相信這些人應該在於很多人的親戚朋友之間大家都很在意一些枝微末節的小事情但殊不知台灣的人才一點一滴的被對岸挖角過去(說是一卡車也不為過)屆時台灣所驕傲的電子業, 所驕傲的HTC, 一一被對岸幹如何留住人才, 如何提升台灣就業環境的競爭力這才是我們目前需要警覺跟預防改進的事情吧
聖犽 wrote:2012曾公開表示他是韓國人,蔣大是一位有愛國情操...(恕刪) -------------------------------------------------------------------我感覺我現在慢慢了解其中的原因了,果然不單純,台灣人該學學人家的民族情操了吧.
之前GO車誌的嘉偉就是一個不向財團低頭的公正汽車評價人士讓人敬佩請01官方好好反省記住 消費者才是你真正的主人不是這些大財閥轉述於嘉偉FB標題:人會倒下但消費環境永久循環嘉偉william 寫於 2012年11月10日1:17我以迅雷的速度離開攝影機前,深思了很久!繼續留著,跟小麥兩個人唱雙簧?那小麥永遠不會進步!而且我永遠沒有交棒的一天。還記得將近九年前,我開始涉入汽車影音,當時攝影機上的紅燈一亮,我就傻了!你們看看現在的小麥,有這麼大一座山在前面,他還是要硬著頭皮講多少眼睛在看著他表現,我跟他比起來,我差遠了,22歲時的我,還在一年換12個老闆,過年還沒老闆。人總有累垮的一天,我盡量讓這一天不要出現在鏡頭前,小麥的出現算是救了我,讓我有喘息的機會,go車誌現在雖然並非100%屬於我的,但它是我創立的,就算我只剩下1%,我是它『親生父母』的關係還是不變;就算傳到第十代的『小麥』,如果屆時你看到這篇文章,你(妳)還是會記得我。消費者每天不斷地成長,環境不斷地改變,每天有人畢業、退伍、出社會,交通工具的需求永遠不會停息,這個食物鏈也不會改變。車商製造車輛宣傳曝光,媒體拿到宣傳費用介紹給消費者,消費者看了廣告買了車,車商賺了錢再繼續製造新車打廣告,如果這個循環是正面的,汽車產業就有未來,其中一個環節脫鉤、違背良心、甚至『出軌』,這個循環就會惡化!媒體在其中扮演着橋樑,所有消費者走在這橋上,與汽車業者見面、溝通、消費,如果這座橋坑坑洞洞,那麼消費者走起來就非常辛苦,甚至放棄走回頭路。媒體一味的說好話傾向車廠,車廠不見得是獲利者,買車是人生大事,當你被騙了一次,你一輩子都不會再上當,這不是一杯星巴克難喝扔掉就算了,媒體傾向車廠的結果就是兩敗俱傷;相反地,媒體保持中立,車廠就必須不斷地追求進步,每一個消費者都可以有很快樂的開車購車經驗,這樣雙方都得利。我很久以前在一間公司的公佈欄上,看到一個員工被記過,理由是他說出了一輛車的改款太快,害他提早買了這輛車,覺得自己受委屈,所以寫了一篇文章酸了這間車廠,因為這樣他被記過,結果哩?沒有任何一個人受惠,媒體被抽廣告、員工被記過扣薪、這間車廠賣車依舊沒起色產品依舊沒啥進步,如果當時網路發達,我想這位作者應該現在非常出色。我知道車廠賺錢,媒體才有生存的空間,但不可短視!必須看得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