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HTC U11是不是可以用當悠遊卡用?

curt4583 wrote:
信用卡其實還有一個差異與優勢~~無息分期~~


這還是要看到時候銀行端出來的方案,基本上這種以電支中繼的方式,反而更容易讓電票嚐到無息分期的好處。

比如說某銀行端出7月電支加值超過5000元,登記後就可無息分期,然後電支本身再來個某特定店面10%大優惠呢?
那應該會有不少人選擇自動儲值,用電支去shopping,拿優惠同時又無息分期。
剩下的餘額就拿來轉入電子票證,一樣也享用到分期的好處。

反觀現行聯名卡,電子票證自動儲值能夠無息分期嗎?(笑)


PS:中國大陸刷卡不普及的原因,其實是他們的銀行做什麼都要手續費,而且%數不少。
而電子支付反而沒有什麼手續費,因此才會出現大量金流從銀行出走,甚至包括貸款等銀行業務都被這些支付公司搶走,變成這些支付公司才是真正銀行的詭異現象。

只能說,這是中國式的改革開放


curt4583 wrote:
就看能用到何時~~...(恕刪)

就看能用到何時~~~也許雙者並行~~~
也鼓勵大家多去申請NFC-SIM來當一般記名悠遊卡或一卡通用~~
有使用者為基礎,就有續存的價值~~~
不過我是覺得延續現有狀況機會比較大~~~
畢竟現在的Android pay, T-Wallet+已經是HCE~~~
至於開放NFC電子票證聯名信用卡牽涉到至少兩家公司的資料(NFC-SIM是電信商,HCE是銀行,另外還有悠遊卡/一卡通公司)
就看有無兩者整合與安全認證的方案~~~~~


台灣的電子票證 從NFC-TSM技術 升級到 NFC-HCE技術 已經勢在必行了, 回不去了
明月下的清風 wrote:
這樣做雖然使用時要解鎖,但也可以避免手機遺失時,TSM電子票證可以被盜用的問題。
尤其在電子票證可自動加值後(最快今年下半年,就會有電子票證可以用任何一張信用卡來自動加值。相關間接規範金管會已經核准),這問題更需要注意。

這種事情是一體兩面, 實體電子票證聯名信用卡 遺失了 難不成沒有盜用的問題? 偏偏 針對 手機 NFC技術 都變成有盜用問題
我是不建議 NFC-HCE技術的 電子票證 還必須要鎖APP鎖, 坐捷運就知道擾民了


話說 目前Samsung Pay是需要開啟App, 的Pay中最方便了
PS:不需要開啟App的Pay有: Android Pay, Apple Pay; 需要開啟App的Pay有: Samsung Pay, Taiwan(t wallet+) Pay
1.黑螢幕狀態輕觸一下螢幕並同時從下往上滑就開啟App了
2.按壓指紋辨識解App鎖
3.把手機貼在店家/商家NFC信用卡裝置感應扣款


即使 台灣的電子票證可以做到有自己的UI就像Samsung Pay一樣厲害了, 也可以不需要解螢幕鎖這一個動作就像Samsung Pay一樣厲害, 且也沒有要整合進去Samsung Pay
假設 手機沒有支援指紋辨識功能, 用來坐捷運
1.黑螢幕狀態需要先按壓電源鍵用來亮螢幕
2.從上往下滑就開啟App了(由於Samsung Pay是由下往上滑, 所以台灣的電子票證一定要改方向)
3.用密碼來解App鎖
4.把手機貼在捷運閘口NFC裝置感應扣款
共要4個動作, 這樣有比較方便嗎?

假設 手機有支援指紋辨識功能, 用來坐捷運
1.黑螢幕狀態需要先按壓指紋辨識來亮螢幕
2.從上往下滑就開啟App了(由於Samsung Pay是由下往上滑, 所以台灣的電子票證一定要改方向)
3.用按壓指紋來解App鎖
4.把手機貼在捷運閘口NFC裝置感應扣款
共要4個動作, 這樣有比較方便嗎?


光要做完這4個動作來坐捷運, 我想捷運閘口就塞爆了

目前台灣的電子票證所使用的NFC-TSM技術(一般SIM卡 需換成 NFC-SIM卡) 只需要1個動作: 把手機貼在捷運閘口NFC裝置感應扣款


chih_haohung wrote:
目前台灣的電子票證所使用的NFC-TSM技術(一般SIM卡 需換成 NFC-SIM卡) 只需要1個動作: 把手機貼在捷運閘口NFC裝置感應扣款


這要看屆時HCE電子票證是怎麼設計。
搞不好也能辦到無解鎖就刷預設卡,這也說不定。

比如HCE票證一取得連線,就更新一堆token(比如30-50組),然後APP將token server丟背景常駐,刷卡感應時token server就扔一個token出來跟讀卡機/刷卡機交易。
這樣不但能不開App不解鎖就能交易,且還能辦到手機端離線交易的能力。
(如人潮塞爆的捷運過閘門,當然閘門端是要有連線的)

安全性部份,也可能設計成手機解鎖時才會自動更新token。
換句話說,除非token用光,否則根本不需要解鎖就能使用HCE電子票證。
也就是說,萬一手機掉了,目前留下的token一旦用完且無法將手機解鎖的話,也會無法儲值/自動儲值/使用電子票證,安全上比目前的TSM電子票證還好。
(因為TSM電子票證在這種狀況下,還是可以儲值跟使用)

當然跟電子支付不能衝突也是必要的。

不過手機關機還能刷這一點,大概就無解了(笑)
但或許NFC那邊有什麼ROM空間可以使用的話...不過這我就不清楚了,歡迎專業人士提供相關訊息。

PS:以上為幻想文,歡迎專業NFC程式開發人員來打臉
明月下的清風 wrote:
這要看屆時HCE電子票證是怎麼設計。
搞不好也能辦到無解鎖就刷預設卡,這也說不定。
比如HCE票證一取得連線,就更新一堆token(比如30-50組),然後APP將token server丟背景常駐,刷卡感應時token server就扔一個出來跟讀卡機/刷卡機交易。
這樣不但能不開App不解鎖就能交易,且還能辦到手機端離線交易的能力。
(如人潮塞爆的捷運過閘門,當然閘門端是要有連線的)
當然跟電子支付不能衝突也是必要的。
不過手機關機還能刷,大概就無解了(笑)



好吧, 即使電子票證不需要上App鎖

即使 台灣的電子票證可以做到有自己的UI就像Samsung Pay一樣厲害了, 也可以不需要解螢幕鎖這一個動作就像Samsung Pay一樣厲害, 且也沒有要整合進去Samsung Pay
假設 手機沒有支援指紋辨識功能, 用來坐捷運
1.黑螢幕狀態需要先按壓電源鍵用來亮螢幕
2.從上往下滑就開啟App了(由於Samsung Pay是由下往上滑, 所以台灣的電子票證一定要改方向)
3.把手機貼在捷運閘口NFC裝置感應扣款
共要3個動作, 這樣有比較方便嗎?

假設 手機有支援指紋辨識功能, 用來坐捷運
1.黑螢幕狀態需要先按壓指紋辨識來亮螢幕
2.從上往下滑就開啟App了(由於Samsung Pay是由下往上滑, 所以台灣的電子票證一定要改方向)
3.把手機貼在捷運閘口NFC裝置感應扣款
共要3個動作, 這樣有比較方便嗎?

不要說 待機(黑螢幕)或是 關機 那麼遠
最慘的還是得開啟App, 這是NFC-HCE技術, 先天無法被克服的問題

光要做完這3個動作來坐捷運, 我想捷運閘口也就塞爆了

目前台灣的電子票證所使用的NFC-TSM技術(一般SIM卡 需換成 NFC-SIM卡) 不要說關機那麼遠, 只要在 待機(黑螢幕)狀態, 只需要1個動作: 把手機貼在捷運閘口NFC裝置就可以立即感應扣款了




chih_haohung wrote:
但不可避免還是得要開啟App, 這是NFC-HCE技術, 先天無法被克服的問題


我前面有講了喔,調整App的架構,猜測是可以辦到不解鎖不開APP就能使用HCE電子票證,連離線功能都有了。
但是還是請以三大票證所推出App的內容為準。

明月下的清風 wrote:
我前面有講了喔,調整App的架構,猜測是可以辦到不解鎖不開APP就能使用HCE電子票證,連離線功能都有了


如果可以的話,,,,Samsumg Pay幹嘛還要做 開啟App這一個動作呢?, 它只要
1.在待機狀態(黑畫面)直接在螢幕輕點一下讓螢幕亮起來
2.按壓指紋辨識解App鎖
3.把手機貼在店家/商家NFC信用卡裝置感應扣款
我想技術上有很大的困難度, 應該是做不到, 除非整合進去 Android Pay裡面!
不過Android Pay也需要做亮螢幕這一個很愚蠢的動作
chih_haohung wrote:
我想技術上有很大的困難度, 應該是做不到, 除非整合進去 Android Pay裡面!


雖然使用的NFC不同,但隔壁日本的mobile西瓜卡使用方式,應該是相當值得參考的。
(mobile西瓜卡好像也是下載一個安全元件到手機上,然後到處去刷??而且似乎沒有強制要求要開App的樣子?不確定,歡迎揪錯)

如果要說做不到,大概是安全元件能不能在手機鎖定/待機狀態下使用的問題。
然後就要看NFC元件是否有ROM空間,能讓APP把安全元件塞進去並定期/不定期更新。

不過我不清楚一般智慧型手機(指非日本的智慧型手機)NFC是否可以讓HCE安全元件進駐到NFC元件中,且能讓他在手機待命時照樣能使用。
所以以上都是無根據猜測,歡迎專業的NFC相關程式設計師來釋疑。

另外samsung pay個人猜是因為需要喚醒mst的硬體運作,因此才必須開App才能使用。

以上論點如果有講錯的地方,歡迎各位網友提出與修正。
尤其日本mobile西瓜卡那一段,我一直沒有找到要開App才能使用的說明/網路文章,因此一直無法確定

但我的確認為,日本mobile西瓜卡的使用方式,會很類似未來台灣手機電子票證的使用與實做。


明月下的清風 wrote:
雖然使用的NFC不同,但隔壁日本的mobile西瓜卡使用方式,應該是相當值得參考的。
(mobile西瓜卡好像也是下載一個安全元件到手機上,然後到處去刷??而且似乎沒有強制要求要開App的樣子?不確定,歡迎揪錯)

如果要說做不到,大概是安全元件能不能在手機鎖定/待機狀態下使用的問題。
然後就要看NFC元件是否有ROM空間,能讓APP把安全元件塞進去並定期/不定期更新。

不過我不清楚一般智慧型手機(指非日本的智慧型手機)NFC是否可以讓HCE安全元件進駐到NFC元件中,且能讓他在手機待命時照樣能使用。
所以以上都是無根據猜測,歡迎專業的NFC相關程式設計師來釋疑。

另外samsung pay個人猜是因為需要喚醒mst的硬體運作,因此才必須開App才能使用。

以上論點如果有講錯的地方,歡迎各位網友提出與修正。
尤其日本mobile西瓜卡那一段,我一直沒有找到要開App才能使用的說明/網路文章,因此一直無法確定

但我的確認為,日本mobile西瓜卡的使用方式,會很類似未來台灣手機電子票證的使用與實做。



日本的mobile西瓜卡 是已經整合進去 Apple Pay或iPhone手機了..............

目前得知的訊息 台灣的電子票證要整合進去Android (Pay)或iPhone[Apple Pay]手機, 要看 Google 和 Apple要不要讓台灣的電子票證整合進去啊, 決定權根本不在台灣的電子票證, 我聽到的消息機率很低很低

所以台灣的電子票證只能傾向自己搞自己的App了
chih_haohung wrote:
日本的mobile西瓜卡 是已經整合進去 Apple Pay或iPhone手機了..............


Apple Pay以外那些手機,包括傳統功能手機與Android手機的mobile西瓜卡,我想才是我們需要關心的重點。

Apple Pay西瓜卡並非靠發卡機關的App運作,而是靠Apple自己的NFC系統來run,因此跟台灣未來會遇到的狀況極可能不符合。
雖然我也很羨慕,但同時也覺得不需要討論這一塊,畢竟這需要票證公司說服Apple/Google出手才有可能辦到。

就算是發卡量最大的悠遊卡,比起西瓜卡的發行量,那已經不是「小巫見大巫」可以形容的了
加上台灣電子票證基本上沒有什麼手續費,
這樣要說服Apple/Google把台灣的電子票證納進Apple pay跟Android Pay裡面,我想票證公司談判的難度會非常高。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