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One max不如不要用 高通曉龍800跑分不如曉龍600的祕密


acse wrote:
同公司的前後代產品有...(恕刪)


你知不知道G2 有GRAM技術 所以才能夠省電

他還使用了自己的新一代面板技術透光率更高

更省電
acse wrote:
這好像兩台車在比較,市區都開六十當然覺得差不多、問題人家開兩百妳追都追不到。
實際用過s800看1080輸出玩大遊戲就是順,沒需要的時候我寧願他跑慢點...

另外28nmLP 和28nm Hp製程不同耗電也還好吧,看G2 s800通話時間比蝴蝶S多五個多小時咧...
蝴蝶S
G2

我不專業所以才不管電是SoC耗掉的還是啥,用起來別差太多就好


因為G2有使用 G-RAM 省電技術在靜態畫面中也可以更省電

他的螢幕面板透光率也比較高 自家面板採用新一代技術

這是G2省電原因阿 但是HTC沒有這些 LG電池 面板 技術也是自己研發的

HTC沒有這些只好從CPU彌補省電回來嚕

LG G2面板自刷新技术省电26% | 雷锋网

LG G2已經發佈,而其5.2英吋1080P屏幕除了超薄而使得音量鍵只能放在背面之外,還採用了名為GRAM技術的高效能屏幕,在令屏幕更亮的同時,也是比較省電,幅度可達26%。那麼這個GRAM到底是什麼呢?

LG G2面板支持自刷新,也叫做Panel Self Refresh/PSR。其意思為,在在靜態畫面下,幀緩衝(智能手機上是系統內存的一部分)裡的相應內容會被覆制到顯示面板的內存裡。東西不多,1080p@32bpp下也不過大約8MB。

這樣,顯示內容刷新就直接來自面板內存,SoC/GPU就可以暫時降低電源狀態、休息一下。面板內存的帶寬和容量都很小,功耗自然低很多,整體上就節能了。

所以你也應該看出來了,PSR降低的不是顯示屏功耗,而是SoC功耗。

96_1375930779.png_w600


無與倫比的效能與直覺操作

LG G2 採用 Android 4.2.2 JellyBean 作業系統,搭載業界最先進的手機晶片組 Qualcomm Snapdragon 800, 2.26GHz 四核心處理器與 2GB RAM,透過令人驚豔的效能、完美畫面、以及卓越的電池效率,重新定義智慧型手機體驗。採用 Graphic RAM(GRAM),更能有效運用電力,GRAM 能在靜止畫面時減少螢幕電力的消耗達 26%,提高手機整體約 10% 的使用時間。還有內建 3,000mAh 超強電力電池的內部特殊設計,讓 LG G2 待機時間更長,即使消費者經過整天工作也可以隨時待命。LG G2 更推出多款具實用性且創新的使用者經驗(UX)功能,包括:Knock On 喚機待機感應手勢、Slide Aside 手勢撥頁、Answer Me 智慧接聽、Guest Mode 來賓模式與 Plug & Pop 自動插入偵測等日常生活配備。
http://www.sogi.com.tw/product/productInfo.aspx?pno=10110
如果一個零組件的新技術就可以大幅省電
那SoC多耗一點電跑快一點又怎麼算缺點
我用的是整台手機又不是只用SoC
另外前面一直提到s600"穩定"
是什麼東西穩定可以解釋一下嗎..

Michel Weng wrote:
對於這點,
就像是INTEL跟AMD的戰爭,
一個是以穩定性跟平均效能為出發點但是貴,一個是追求高速跟價格低但是它不穩定.


AMD表示:躺著也中槍
Qualcomm差幾個月的新舊產品被說成這樣,
s800沒出之前s600也是追求高速好嗎,最好s600都不降頻、都不會過熱
one max用ddr2不會也說ddr2比ddr3"穩定"吧...
好文!!!!

又增長見識,制程一樣原來還有微小差異在
新的未必比較好,因為我還是相信會有未知bug在

但很多人卻還是酌墨在數字上
幾位大大都分享很多專業文章,希望大家用心去了解
真的很棒

ps.管妹又要刪我文了
abc003 wrote:
裡面有也分析過了 超過4W的功耗以手機的熱傳導系數和散熱面積來看

會讓手機表面溫度超過40度 所以超過4.15W功耗的CPU或是IC設計

只有峰值效能提升 平均性能是絕對無法提升的



第一,每隻手機的面積,體積,材質,重量,大小都不同,那個作者憑什麼那麼篤定超過4.15W功耗的CPU或是IC設計,只有峰值效能提升 平均性能是絕對無法提升的??

再來,影響性能發揮要看廠商設計

不是說krait耗電發熱大嗎?這還是不降頻的小米,不降頻發熱應該更大,結果....






魅族mx2面積比小米2大,結果最高溫度還比小米2大,仔細看,小米2溫度比mx2平均。
因為小米2用了大板設計,雖然面積小,但主機板有足夠的面積分散熱量,因此小米有本錢不降頻。
apq8064不降頻肯定優於4412
第三張圖,很明顯小米溫度較平均,4412發熱相對於apq8064也不算小,5.5吋的note 2才比較適合。

第四張圖,z5,find 5,butterfly,都是5吋1080p,apq8064,結果到了不同廠商有了不同結果
大板設計的butterfly明顯優於z5,find 5




abc003 wrote:
理論上你能把I7裝進手機裡(面積150平方毫米) 但是I7的功耗 以手機小小的善熱面積是無法發揮性能的

超過4W的設計不過是讓峰值效能短暫提高 最後還不是過熱要降頻


以i7那種巨無霸的面積手機主機板可能很難下塞下。事實證明,散熱做的好,就能不降頻。(米2)




abc003 wrote:
因為之前裡面就以經說明了 跑分軟體是跑個幾分鐘 如果長時間處在峰值最高效能 手機功耗超過4W

會讓手機機殼表面溫度超過40度 然後燙手


不是每隻手機都會降頻,總之,廠商設計才是最重要的關鍵。

abc003 wrote:
MV和MA都搞不清楚...(恕刪)



咳咳~~~~~小小的發聲一下

mAh---指的是容量單位,計算的方法是電流*時間的積分!

mA----指的是電流值單位

mV----指的是電壓值單位

W ---指的是功率單位,計算式電壓(V)*電流(I)

信我者天堂近了!!
好文!
增廣見識,01就是得多一點這種好文!!
0wen1309 wrote:
魅族mx2面積比小米2大,結果最高溫度還比小米2大,仔細看,小米2溫度比mx2平均。
因為小米2用了大板設計,雖然面積小,但主機板有足夠的面積分散熱量,因此小米有本錢不降頻。
apq8064不降頻肯定優於4412
第三張圖,很明顯小米溫度較平均,4412發熱相對於apq8064也不算小,5.5吋的note 2才比較適合。

第四張圖,z5,find 5,butterfly,都是5吋1080p,apq8064,結果到了不同廠商有了不同結果
大板設計的butterfly明顯優於z5,find 5


以i7那種巨無霸的面積手機主機板可能很難下塞下。事實證明,散熱做的好,就能不降頻。(米2)


小米只是平均熱量比較分散 總功率反而比較高

你沒看到魅族藍色的部分比較大一快 並且熱量比較集中嗎

因此以一個點的溫度來論斷整隻手機的平均發散功率比較大是不正確的

作者的論點是依據熱力學定律 不管你手機內部是怎麼熱傳導的 只要內部功耗 大於4瓦特 長時間運作

最終達到熱平衡的溫度就是40度 外部的發散功率會使表面平均溫度達到40度

無法讓手機平均溫度低於40度

這裡指的是平均溫度 因為有些區域可能比40度還高 但是有一些區域會比40度還低

手機核心溫度可能高達80度 但是這裡只的是表面平均溫度

I7四核心版 只有150mm^2平方毫米 邊長不過是1公分多一點 小母指指甲的大小霸了 誰說塞不進手機

頻果A7處理器也高達100平方毫米了 重點就是功耗 能把I7塞進手機 但是功耗會讓手機燒掉

acse wrote:
s800沒出之前s600也是追求高速好嗎,最好s600都不降頻、都不會過熱
one max用ddr2不會也說ddr2比ddr3"穩定"吧...



呵呵,同一個時期差幾個月的產品
最好是一款很穩很省電沒bug,另一個不穩耗電多bug
明顯就是來替用較低階CPU卻賣高價的行為來緩頰
等過幾個月新手機用了S800
看看會不會有人說新手機不穩耗電多bug.....

hTC想學Apple只強調使用者體驗而不在乎規格不是不可以
只是它現在還沒有這個能力,品牌價值也還不夠
以目前安卓手機市場來看,規格還是很重要的賣點
這樣搞只會玩死自己
老是覺得自己喜愛的品牌被抹黑與打壓,是一種被害妄想症的徵兆,請儘速就醫!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