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手機賣得比國外貴是事實,但是這是HTC的責任嗎?我看不見得.舉一個例子, 香蕉在便利商店賣很貴, 是農民的錯嗎?我覺得是中間商人的問題.我們買HTC手機也不是直接跟HTC買的,而是跟銷售通路買的,市場上的價格不是銷售通路訂的嗎?
ASANA wrote:叔叔再告訴你.......(恕刪) 叔叔~建議你只貼新聞的標題就好不然很快就會被刪掉的.我先備份下來慢慢看~感恩我看了新聞的感覺是...台灣並非天然資源豐富的國家,當然也當不了輸出國...以一個資源貧瘠的島國要能夠發展,必須有其強項能夠外銷,賺進外匯...我們的政府挑選了高科技產業作為外銷的產業.而給予優惠..您覺得不妥嗎?
ASANA wrote:啊,真的啊,沒關係啦...(恕刪) 剛剛好奇找了一下別的新聞"宏達電 去年繳稅32億"這是指民國98年94年宏達電要繳37億元營所稅,但因為5年免稅和投資抵減,所以只需繳6億元。從95年之後,稅負上揚至18.6億,96年進一步上升到25.9億,97年和98年各繳32.8億、32.1億。2010年則是全年稅前盈餘446.96億元,稅後盈餘393.3億元,相減應該就等於繳給國庫的.當然~政府輔助的部分我也有找~但是找不到確切的數字
unnerv wrote:台灣並非天然資源豐富的國家,當然也當不了輸出國...以一個資源貧瘠的島國要能夠發展,必須有其強項能夠外銷,賺進外匯...我們的政府挑選了高科技產業作為外銷的產業.而給予優惠..您覺得不妥嗎? 不是的,如新聞所提,目前的情況就好像是一個「成人還在喝奶」,當年扶植高科技業的政策並不是不對,但並不是無限制的補貼而造成社會的不公義,可惡的是這些商人,成長壯大之後,不僅不對國人有所回饋,甚至找那種乍聽合理,實際上卻不盡公義的理由,什麼台灣人口比國外少......,享受免稅、甚至領取補助的時候........他就不嫌棄台灣人民納稅給予的恩惠?所以,叔叔才對這些科技業十分反感,知道嗎?上班族苦哈哈每個月才賺三萬元左右,每年要繳上萬元的稅,那些科技業大老闆,賺多少?開的公司居然免稅??而且還領補助.......結果做出來的商品嫌你國家人口少,他不夠賺,所以單價還比國外高!!!叔叔一聽就火,怎不說國外人口多,賺的錢我拿回來補貼國人的價差,因為台灣人口少,所以這價差的補貼沒什麼?這才是吃果子拜樹頭啊,一推網友還去討論什麼國外市場..叔叔看了真是又好氣又好笑,誰不知道台灣地方小啊...香港地方小,也能做出國際品牌啊,問題根本不在那兒.....衝著黑心這一點,叔叔才不買HTC的帳,這種商人....可惡啊。
unnerv wrote:剛剛好奇找了一下別的...(恕刪) 呵呵,叔叔前文不是提到了嗎?別看他前面繳的稅,要看他領了多少補助款,以2005年聯華電子為例,僅繳稅3千4百萬元,卻領走9千萬元補助款,那等於不用繳稅還拿五千五百萬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