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分享]U11的PD車充取得與線材選擇經驗

v3960693 wrote:
所以我才會就你假設的9V輸入
9V×1.5A=13.5W轉換成4.3V×3.1A=13.5W
此時是以3.1A來達成快充的


目前快速充電主流(自QC 2.0開始),大多是這樣設計的。
1.旅充頭:提供高於5V的電壓,並將電流限制在3A以下。
2.USB線:以高於USB 2.0標準(5V)的電壓與較安全的電流量供電,如9V/12V/20V(PD)DC。這部份就是我們前面討論的部份。
3.手機:電力流入時,會先降壓至鋰電池可承受的電壓,然後輸電給鋰電池以大電流充電。

但也有中國大陸的廠商,推出旅充輸出開始就直接供應大電流的專有做法就是了。
(Oppo的閃充)
謝謝分享, 選擇線材很實用的資訊~

不知能否麻煩樓主測試看看用SS10的傳輸速度和USB分享PC上網時的速度,很好奇

我最近拿到的U11連一般的USB3.1都開不了(主機板支援USB3.1 Gen1&Gen2+原廠傳輸線+爬過文),

在想是不是因為HTC原廠沒認證,所以能不能用USB3.1很看人品
amachi wrote:
不知能否麻煩樓主測試看看用SS10的傳輸速度和USB分享PC上網時的速度,很好奇

我最近拿到的U11連一般的USB3.1都開不了(主機板支援USB3.1 Gen1&Gen2+原廠傳輸線+爬過文),

在想是不是因為HTC原廠沒認證,所以能不能用USB3.1很看人品


1.「USB分享PC上網時的速度」直接講結論:我這邊的設備測不出來。
因為我的固網並沒有超過100Mbps,這甚至是遠低於USB 2.0的bandwidth上限。

另外USB 3.1 Gen2理論頻寬高達10Gbps,要測試的話除了SS10線之外,筆電也要有USB Type-C與USB 3.1 Gen2的支援才行。
這也是我目前沒有的硬體。

至於10Gbps的ethernet當然也是沒有的(笑)。
所以我就算想用區網傳檔/串流測試,那也沒有任何意義,I/O的瓶頸不會在USB線材上。
(而且說真的,如果要認真測試,應該會需要100Gbps的ethernet來嘗試把USB 3.1Gen2塞爆。
這種已經屬骨幹核心等級的網路設備,有興趣的話可以查一下100Gbps的switch、pcie 4x的100Gbps網卡跟網路線材要多少錢。當然用來跟U11連接的PC主機板,也是需要挑過的)


2.U11隨機附的USB Type-A - Type-C線只有支援到USB 2.0,。(印象中包裝還是哪邊有載明)
所以用這條線將U11接上筆電時,開不了USB 3.1很正常。

amachi wrote:
謝謝分享, 選擇線...(恕刪)


U11原廠附的線是USB2.0 Type-c,傳輸沒辦法用3.0的速度,需要另行購買USB3.0或以上的type-c線材。

我自己從網拍買了上面有SS標示的type-c傳輸線,雖然是白牌但可以正常開啟U3速度(測試約120MB/s),快充上也正常支援QC3.0。
最近特價買的,有便宜到
先推一下, 好文.

簡單補充.

通常鋰特性電池, 單一Cell電壓通常是 4.2(V) 或 4.35(V), 差別在是 1S2P (一串兩併) 或 2S1P( 兩串一併) etc.
所以當使用 QC/PD供電設備給裝置充電時, 裝置上的充電迴路會做一次電壓轉換.

當輸入功率固定條件之下,充電迴路輸出的電壓不變,改變的只是電流.

只要稍維有電子學概念的人,就清楚電壓轉換都會有效率損失, 同時也有輕載效率或重載效率之分.
簡單說就,在設計架構是4.2(V)/8.4(V)的條件之下 QC/PD電壓拉高也只是讓轉換效率損失加大,產生更多的熱源.
電池本身的充電電壓都不改變, 改變的是充電電流.

電池的充放電曲線特性 : 愈大充電電流其可使用壽命必定縮短, 愈慢充電電流其可使用壽命將回歸產品規範.

所以在還是鋰特性電池的產品上,快充反而是加速產品電池老化的毒藥.

當然前陣子的三星電池爆炸也就是使用了不同特性的成份組合(活化鋰電池).

簡單提供大家參考, 歡迎討論.





paganch wrote:
電池的充放電曲線特性 : 愈大充電電流其可使用壽命必定縮短, 愈慢充電電流其可使用壽命將回歸產品規範.

所以在還是鋰特性電池的產品上,快充反而是加速產品電池老化的毒藥.



如果是早期的鎳氫電池,這一點成立。

現代的鋰電池的話,大C數充電影響,不一定會影響可循環次數,要看設計跟元件採用的材料而定。
反倒是溫度,這才是會影響鋰電池可循環次數的真正關鍵因素。
(尤其許多手機快速充電時,溫度因為轉換的關係都會拉高。
比如我自己之前的HTC M9,在QC 2.0充電時,手機整體溫度會飆很快,這是要特別注意的)

PS:我個人還曾看過一份報告,研究團隊指出他們以類似電子顯微鏡的設備,觀察特定鋰電池在大功率充電下的電極變化。
結論是由於電極上化學反應的關係,大功率充電反而會延長使用壽命。
不過網路連結已經找不到,請當謠言聽聽就好。

明月下的清風 wrote:
另外,SS10並沒有Type-A - Type-C的線喔!
如果有人拿這種線出來夜市賣一條99元,請勿上當(笑)
參考資料:
USB.org認證Type-C線材列表
http://www.usb.org/kcompliance/view/USB%20Type-C%20Cable%20Certifications.pdf...(恕刪)


3.1 gen2 std-A to type-c 有過認證的線其實還滿多條的

bagacow wrote:
3.1 gen2 std-A to type-c 有過認證的線其實還滿多條的


支援線材規格表,請以一樓認證列表連結內容為準喔~
相隔這麼久了(或我當時資料蒐集不足),現在的確可能會有type-A - type-C 3.1gen2認證線材的。

感謝您~
這是一篇好文

很抱歉沒有仔細看完全部內容...

原本打算入手dike的行種電源,因為它有PD 2.0的孔
所以在光華的店面找找Type C-Type C的線,實際上並不多
標示非常混亂,盒子上有打上認證的標籤的只有瞄到一個,但是看來不是大廠,且規格有點奇怪,
就沒有記名字

以下是今天找到几個TYPE C TO C

由版主所提供的組織認證表來看,ADATA是有入列的(PD 2.0),如果表列產品和市售是一樣的話:
http://www.usb.org/kcompliance/view/USB%20Type-C%20Cable%20Certifications.pdf
但是很怪的是,官網和包裝外盒,皆無標示支援PD,外盒也無標示認證標籤,接頭部份也無SS10
http://www.adata.com/tw/feature/433
http://www.adata.com/upload/downloadfile/USB-C%20Cable_Datasheet_201704.pdf
但標示有到10G及20V/5A=100W

看到powersync,外盒有寫10G,但是充電電流卻寫3A/100W??3A/20V也才60W啊....
http://www.powersync.com.tw/products_detail_399.htm
這牌子認證表中沒有列,外盒也無認証標籤,接頭無SS10

LINDY,有看到type c usb 2.0?還真不知道這接頭有2.0的,也有支援PD,但只有3A/12V=36W
http://www.lindy.com.tw/ecommerce/cable-adapter/usb31-cable-adapter/41872.html
Type C USB 3.1 GEN 2,支援PD, 3A/20V=60W
http://www.lindy.com.tw/ecommerce/cable-adapter/usb31-cable-adapter/41907.html
Type C USB 3.1 GEN 2,支援PD, 5A/20V=100W,號稱有PD智能電流晶片
http://www.lindy.com.tw/ecommerce/cable-adapter/usb31-cable-adapter/41901.html
這牌子沒有在認證表中,包裝外袋也沒有標籤,但是接頭是有標誌SS10
另外,PD 2.0和所謂的PD(1.0?)是有差異的嗎??
它標示的PD就是指PD2.0嗎?還是指PD(1.0?)
2.0和1.0是以瓦數來判斷的嗎?
PD的智能電流晶片又是什麼?
是不是就是ADATA所謂的E-Mark IC?但二條線價格差快一倍


看到AUKEY線,但完全沒SS10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