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one max用了飛宏2A充電器+LG的線材 為何還是充不快?

cupid0904 wrote:
USB B.C. v1.2 的 DCP/CDP 也被定義有 1.5A


我的筆電TOSHIBA R30就有這樣的USB PORT


這還不是什麼新規範

我拿2012的手機LG LTE2插上去 到手機terminal裡查 有辨識出CDP 限流提高到1.2A
用充電時間推算確實有超過1A

去年年底第一次買HTC 買到DESIRE 820 插上去卻辨識不到CDP 限流跟一般USB PORT一樣0.5A
充電速度也跟一般USB PORT一樣...
補充說明幾點
1. USB2.0是針對PC, Notebook 2種產品的USB輸出做的規範, 那時候沒有手機需要這麼大的電, 所以USB2.0的電源部分規範, 多是給硬碟外接盒, 大拇哥, USB電視棒, 無線模組這些東西用的, 這些東西都還滿省電的(現在看來), 所以那時候的規範是在這, 跟USB Connector能耐多少電流沒太大關係
2. USB3.1 最大電流不是3A, 是5A, USB3.1定義的Power delivery最大電流是5A, 最高電壓是20V, 最大傳輸電力是100W, 5V3A輸出是在CC mode架構底下硬撐的, 通常系統判定只出1.5A, 也就是7.5W的輸出.
USB3.1把QC2.0規範都包容在規格中, 不管是5V, 9V, 12V, 14.5V(Apple), 16V(IBM), 19V~20V(NB), 通通可以做, 靠PD辨識IC給1次側的PWM IC FB pin, 控制變壓器的Duty cycle就可以自由變換電壓.
其實現在USB介面會傳輸這麼大的能量, 我們要感謝Apple, 要不是因為他根本不理USB協會的規範, 自己做自己的規格, 逼迫USB協會妥協, 以後開的規格把Apple的規格包進去, 現在也不會用USB傳輸這麼大的電源.
tony333324 wrote:
補充說明幾點
1. USB2...(恕刪)


不好意思, 稍微補充一下

USB PD 1.0 在 USB 3.1 發表前一年就先發表了,
USB PD 1.0 可以搭配 USB 2.0 使用,
偏偏沒人要去推廣, 畢竟 BFSK 傳輸不好設計.
如果真的實現, 硬要說 USB 2.0 支援 20V/5A 也是可以.
(嚴謹的說法是 USB 2.0 + USB PD 1.0)
(BTW, APPLE也是 USB PD 1.0 的會員)

USB Type-C Current 定義 default Current/1.5A/3A
電流並非流過 CC wire, CC wire 是用來偵測/判斷.
能不能提供 5V/3A 這件事必須看 DFP/Source/Provider/Host 做不做得到.
USB Type-C connector 則是保證問題不會在 connector 這一端.

USB 3.1 / USB Type-C / USB PD 目前是三個獨立的規範,
只是 USB IF 目前想把它們包裝一起推廣.
USB Type-C 1.2 預計 Q3 會出爐, USB PD 會不會跟著修改也還未知.
也許不久之後會 USB 會把它們打包變成一個規範也說不定.

cupid0904 wrote:
不好意思, 稍微補...(恕刪)

受益良多,謝謝!

OPPO是不是偷規格我不知道 實際上的使用體驗它家的閃充就是飛快

用了一年多也沒發生電力衰退

如果快充甚至是閃充對電池結構有害 各家何必為了追求速度而不斷推新技術?

花個幾千~幾萬買手機 還要擔心那幾百元的電池...

手機是買來用的 還是拿來顧電池的

p.s 有OPPO閃充爆炸的案例 有空可以辜狗 但案情並不單純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