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Philip Kotler:hTC的行銷手法給外界印象「幾近空白」

只能打著愛用國貨的廠牌
怎麼去國際跟人競爭....
除非全世界都是台灣人...
HTC就像電腦,光會製造一些高規格產品,但卻沒啥創新,缺少內涵。
romario
請樓主加油~ 請樓主加油~ 請樓主加油~

mr.獅;:彘 wrote:
若全球手機廠只剩三家...(恕刪)


老師: What is HTC doing ?
學生: HTC is making smartphones.
老師: Good, very smart.
這老頭一定知道HTC畢竟HTC是ANDROID的手機老廠
當時拋棄WINDOW執意做ANDROID我想任何科技關注者不會不知道
但是隨著時間成長當HTC在做ANDROID時智慧手機還是IPHONE天下
等到進入白熱化時候三星靠著本來就有的知名度還打出S2
靠著故意模仿IPHONE更創造驚人的知名度
你說HTC再怎樣努力都無法力挽SS失敗的因果了
M7 M8 不好嗎? 屁 其實也沒賣多差只是跟之前輝煌時期比起來還真的丟臉了
不過現在如果還要擦亮HTC 不是名子問題 不是行銷問題
是人們已經相信 IPHONE 跟 三星 還有其他便宜手機是好的
HTC若還要繼續做手機只能轉換自己的眼界
沒有推不倒的大象 也沒有永遠都無力的老鼠

或許買氣不好
但是國外各大網站可沒有忘記HTC
雖然HTC市佔率差 但是推出的手機還是被拿來跟IPHONE 三星比
你說大家遺忘它了嗎? 只是大家選擇熟悉得IPHONE跟三星罷了
uhan wang
完全是經營手法問題,Beats就是最好例子
行銷不只是廣告而已,廣告只是行銷裡面的一環。
整個公司企業文化惡劣,管理決策紊亂,內鬥內耗不已,
說行銷不好?
那只是果,不是因!
產品做的再好,沒有宣傳出去,大多數的人也不會清楚你的產品好在哪?
既然不知產品有多好,自然也不會刻意想買htc

htc並不是產品沒有競爭力,而是缺乏好的行銷方式,加上缺少讓人容易記住的品牌特色跟產品特色
所以非本國的人自然不會特別去注意htc,不會特別指定要買htc的手機

htc不是不好…但是要讓外界記住還需要努力

mr.獅;:彘 wrote:
若全球手機廠只剩三家,在蘋果、三星以外,第三家會是宏達電嗎?有「現代行銷學之父」之譽的科特勒(Philip Kotler)沉思片刻說,宏達電傳達給外界印象幾近空白,老實說,「我還真不知道他們做了什麼。(What is HTC doing ?)」...(恕刪)


Kotler是我這輩子第一本行銷學教科書的作者,他在全球行銷學上的地位毋庸置疑. 他並不是被請來對HTC經營狀況作深入研究及顧問的工作,只是被臨時問到了就能在短短時間內點出HTC的盲點,大師功力可見一般.

論壇裡幾位鄉親,習慣了台灣特有的"直覺式反應",就個人立場看到了直接或批判或添油加醋一番,也正反映了目前台灣之所以遭逢經濟,政治,教育困境的原因.台灣是一個小市場,本土市場撐不出一個國際品牌.要想成就霸業就必須往外看,不能以台灣的市場經驗或思維做全球的戰略佈局.

其實本版的各位,包括小弟自己都無法很公允的看待HTC給外界的印象,因為我們都對這個品牌有一定程度的熟悉.要能夠暫時忘掉自己對它的熟悉以及感情(愛或恨)才能用第三者的眼光來解讀大師的意涵. HTC的高官們絕對不笨,他們也了解HTC給人的印象不夠明確,所以在過去走下坡的這幾年當中,可看得出來他們不斷地在試圖尋求突破, 鋼鐵人代言, BoomSound, UltraPixel, 金屬機身,甚至搞了一堆"大家來說什麼是HTC"的失敗廣告.從市場佔有率來看,的確是失敗的.主要還是因為形象沒有延續性,而這也可能跟這幾年人事的更迭有關.而事實上,如果我們到美國,大陸,歐洲幾個主要市場的街上隨意問問普羅大眾,相信對HTC有印象的還真的不會太多.

Apple幾乎是一個宗教,多數果迷們(當然也有一些是真正理性計算的買家)根本不在意iP6有什麼新功能,尺寸多大,因為6出來了,手上的5就一定要升級. 三星就著原本的知名度加上Galaxy初期產品定位與行銷工作的成功成為一方霸主.兩者加起來的全球市場佔有率超過4成以上.科特勒之所以沒有直接判斷HTC沒有爭取第三家的機會,應該就是除了以上兩家,其它3-12名市佔率都只有在3-4.5%之間.差距其實不大,尚有可為.即使第三名的華為,主要是靠著本土市場,到美國問問路人一定也會得到"傳達給外界印象幾近空白"的結果.可怕的是,華為,聯想,小米等品牌隨著大陸市場擴大,在規模上的確有相對的優勢.

回頭說HTC,小弟不是手機專家也不是行銷專家,說的一定不周全也不會全對,不過就是試著從旁觀者的眼光來看看HTC可以怎麼做.我覺得,HTC要認知的第一件事就是"我是小咖,我的資源不夠".因此在行銷上只能打巧不能打廣,鋼鐵人,紐約時報廣場的曝光只會消耗資源對品牌印象的建立有限.第二要認知的是,"我不用賣給所有的人".因此在產品上就不能包山包海,而要集中資源搞好幾個產品.第三就是"找到目標客群",要想清楚只要拿到10%(甚至只要接近)的佔有率,我就可以穩居世界第三.成為世界第三了,再來談是否要擴大目標客群.因此這個目標客群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太大無法集中火力,太小無法成就事業.

小弟思索了覺得HTC可以針對的客群是有"我就是我"的一群人,他們不想與一般人相同,因此他不會考慮iPhone或Galaxy.他不會崇拜小勞勃道尼,甚至覺得鋼鐵人很膚淺.他對購買的產品理智計算,要有個人的特色但也不要花錢當白老鼠.要找出這群人以及了解他們的需求需要經過專業的市場調查與研究加上高管們的判斷與guts去下賭注.不過,這幾年在全球(不是台灣哦!)豪華車市場竄起的AUDI也許是HTC可以拿來好好研究他們策略的借鏡.AUDI能夠在過去這幾年,在雙B的光環下逐步增加自己在豪華車市場的佔有率,甚至開始威脅BMW一定有它的可取之處.

拉雜寫了一堆,就當自己冥想狗吠火車,也別引來炮轟就好.
之前玩聊天室問好幾個外國人

「你知道台灣嗎?」
『不知道』
「那你知道hTC嗎?」
『知道』
「他來自台灣」
『酷』

屢試不爽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