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 介 wrote:
感謝您認真回應。但也...(恕刪)
你上面做的結論沒錯,的確是認知有出入,這在討論時,很常見。
這就是我上面說的,每個人的語言涵蓋的標籤不同。
ya marc很多年都平平了,就跟 早期的周杰倫 豐富的音樂類型流暢的樂句一樣,後期就平掉。
這滿常見的,創作才華的確是有週期性, 不論是 : 貓王 披頭四 麥克傑克森 GnR nirvana jimmy
ColdPlay RadioHead 很多很多後期的創作的確都平平。
但也不重要,服飾品本身就只是人生的一部分小環節。就如同討論的主題 [品味]一樣
另外我不是說 品味的沒有 就等於 無,這太過於二分法。
人生還有許多事情需要平衡例如 :
人品,人格特質,忠誠度,抗壓性,積極性,同理心,憂鬱、貪婪、恐懼、興奮等等
這些現象都屬於多條件產生的情形並都具有,[相對性] [程度性] [變動性]
尤其是 [變動性] ,HTC這款好看 ,不代表 過去 未來的款好看~~
就像MARC跟多數的藝人一樣。
---------------------------------------------
另外我想你應該比較偏向於 [沒有絕對的事情] 這個論點
我非常認同,但我所說的ONE iphone在許多手機裡面算好看
仍然是 [相對性]。
我來設幾個方程式,可能比較清楚點。
1 [銷售量]跟[品味]無強相關 ,因為銷售量意味著 通路、價格、廣告、獎金等等多重條件。
2 認同人數的多寡 也跟 品味無強相關
3 權位高低、財產多寡、名聲大小 也跟品味無強相關
4 每個人的品味 都是持續不斷 [變動], 也就是隨著時間而 [演化] 變好變低都有可能。的確無絕對
5 商品 廠商 都是在變動的,不可能永遠都做出 好的產品。
6 品味高 不等於 [人格優良] [抗壓性好] [人種優越] [積極度高] [快樂] [地位高尚]
7 某種領域高 不代表 其他領域高
總而言之 這棟樓 專注的地方是在於
商品本身的設計品味 ,內涵仍然是上面說過的 材料分配,工藝技術、顏色使用、光澤、設計心態、等等
其他無關的元素就盡量要先不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