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

畫素競爭下的真相 ---- 1/3 吋 CCD CMOS 作成 400萬畫素 是否是正確選擇

Haily wrote:
你仔細看文章,樓主是...(恕刪)


那可否請你幫我看Bayer patten在#590,這樣對嗎?
我剛找到的Digital Sensor
maxvipworld wrote:
那可否請你幫我看Ba...(恕刪)

簡單說:您#590樓假設的那些「如果上述成立」,不正確。您可以先找一下最容易理解、但效果很不好的bilinear demosaicing演算法看一下。

以下針對Bayer感測器接收到的亮度資訊,說明其解析度:



以您在#590樓用到的上圖來說,四個灰階子圖是將GR/BG重排列而來,也就是:

GGGGGGGGGG.......RRRRRRRRRR
GGGGGGGGGG.......RRRRRRRRRR
GGGGGGGGGG.......RRRRRRRRRR
..................................................
..................................................
BBBBBBBBBBB.......GGGGGGGGGG
BBBBBBBBBBB.......GGGGGGGGGG
BBBBBBBBBBB.......GGGGGGGGGG
.....

以黃方框標起來的最左上角像素,在原本的GR/BG排列中,是相鄰的,試問各畫素隱含的"亮度"資訊,都會是一樣的嗎?(其實你上面的圖就已經給出答案了)
真是太厲害了這篇!!待會在把全文都看一遍
bv2fb wrote:
HTC但這次大膽嘗試...(恕刪)
SideWheel wrote:
簡單說:您假設的那些...(恕刪)


我是配合http://www.i-cubeinc.com/3D/3shotcm.shtml做推論的,也就是演算的顏色不計。
所以第二種方法也是可行的,不過多了一個步驟,要先將兩個綠色合成?
這是從你說的bilinear demosaicing,新找到的
maxvipworld wrote:
我是配合http:/...(恕刪)

先忘掉顏色好嗎?我是問亮度。也請先不要牽涉到插補,因為你上面那張圖的例子,是由sensor實際接收到的RAW資料經過重新排列而已,跟插補運算無關。
SideWheel wrote:
先忘記顏色好嗎?我在...(恕刪)


Digital Sensor內的光粒子數量為亮度。
如果不看顏色或者說把它視為同一顏色來看,它是一張圖來看,

亮度取決於其它有接收到光粒子的色塊。
maxvipworld wrote:
從上圖亮度是從G來的...(恕刪)

不是;

提示,從你所引用的文章:
===========================================================================
First, the red pixel that the red ray fell onto, will very accurately record its intensity value
===========================================================================

然後請你把red換成blue、green想一想。

Luminance(亮度)定義: Luminance is a photometric measure of the luminous intensity per unit area of light travelling in a given direction.

兩句英文中共同出現的關鍵字,我標起來了。
我擷取樓主608樓的發言共三小段,提出我個人的看法,我完整的看到這裡,
發現樓主該是對感測器事件的面相要求標準與普羅大眾的認知不同。

有一點我覺得不妥的是個人發言的習慣,不會見風轉舵,避重就輕,海納百川,去蕪存菁。

我想如果樓主可以硬派一點,堅持論點,比較像是討論區的風格,因為樓這樣蓋下去,有點像是個人理想教義宣導,,所以與其堅持要導正你要以”螢幕顯色”的方式來蒐集資訊才叫真資訊,不如就尊重你的理想。

也可以請樓主就我講的提出不當地方,提出個人的看法,在此也請求了。

=============================================================
至於400萬畫元的CMOS 相機輸出到記憶體儲存點數為何能達到 2688 x 1520= 400萬點呢?
實情是,那是一種工業話術,他只是將左右上下畫素加總平均後插補而已。
=============================================================
ANS: 我想我們應該是講拜耳傳感器吧,那它的起源是拜耳,”工業話術”及”左右上下畫素加總平均後插補”是不是可以用拜耳兩字一以貫之。


=============================================================
所以不論是從 Bayer 起算,或事後再插補都是一樣,因為原始資料只有 100萬點,神仙也無法由一張100萬點的原始圖面產生更多資訊,這是哲學範疇,不是技術問題。
台灣大部分工程師,只懂得套用原廠專家提供的 Bayer 計算法到它的韌體中 (Firmware),並不知道自己在做甚麼,雖然沾沾自喜的深信能得到更多細節。但實際上是沒有實質的。所以這些工程師,絕對無法用畫一張圖來說明甚麼是Bayer 計算法。因為他根本不懂數學,如果真懂的話,就知道計算半天只是一場空。

Bayer計算法說穿了就是將紅色那100萬點左右上下加權平均後補足其他300萬點,綠色、藍色也一樣補足400萬點。然後每個畫元(Element) 就擁有RGB三個向量,就可產生一組完整的輝度及色度信號。共可產生400萬組新的 假"畫素" 。這些假畫素中自然充滿了假色與假輝度成分。然後再用影像預測法,將明顯不合理的顏色刪掉。有疑問的通通去色只留輝度 (黑白成分) 。輝度有疑問的就借隔壁的來用, 就是這樣。 no more no less
=============================================================

ANS:一開始樓主您應該沒有談到拜耳傳感器的成像原理吧,這也是數位網友包括我有向您提到的,至於您現下談的拜耳傳感器蒐集資訊的方式,我不是科班出身,但可以向您說,差不多就是像你講這樣,不過傳感器能感應的訊號強度只有一種,把這一唯一的訊號強度第一步驟是去補足RGB的成分,然後再交給像機去跑YCBCR出RAW檔。


你講的真配上你講的假,從您的理想來說,當然沒錯,

我想你堅持的一點是您認為拼圖表面一定要清晰可見,拼圖的圖像才有實質意義,甚至您都拿出了HI-VISION常見的TEST PATTERN SIGNAL ,

(我說如果您有興趣,我們可以在AV這方面互相交流一下,我想我能教你的不會亞於你在工作領域的成就)


不過不可否認的就算拼圖的表面模糊,是無法改變拼圖的 PIECE,
我們包括廠商談的,從很久以前就是這樣了,不是您所謂的近幾年。

PIECE就是有效像素(實體像素),而非表面清晰可見的圖案才能詮釋像素的意義。

再來談談拜耳傳感器,因為無法平均排列的RGB方塊使然, 也才有後面廠商發表 SUPER CCD , FOVEON X3 這樣的產物來試圖解決你講的 真假問題。

那我來請問樓主一下,除了上述兩種感測器的廠商所生產的像機以外,

還有沒有第四方的CCD/CMOS產品是用上您的理念去設計採樣”真實資訊”的東西,從我購買數位相機1999年到現在,我想沒有對吧。

這棟樓一開始,就是針對馬賽克傳感器的HTC ONE產品來討論。

既然這樣,如同您第三段講的,豬牛丸大家吃了十幾年,好像也沒那麼不堪不是嗎。

=============================================================
這種國王的新衣需要純真的小學生來揭穿,或用基礎科學論證來幫他卸妝。

將牛肉、豬肉攪拌後,不論用任何方法都不可能輸出羊肉。頂多只是牛豬混合味道。是新味道沒錯,但絕對沒有羊肉,沒有新東西出現,沒有新資訊出現,就是這麼簡單。這是哲學,不是技術能處理的。

當然任何軟體都可以隨時將100萬畫素之相片重製為400 800 1200萬點之照片。只要一直將左右上下之影像,加起來平均後插補就可以。從 Bayer 開始用硬體做,用DSP韌體做,用後製軟體做都一樣。近看好像多很多細節,滑順得多,遠看卻都一樣。沒有新資訊。
===========================================================================
ANS: 您現下提到的插補,我想是屬於成品後期加工的問題,
不太適合拿來輔佐您的第二小段的論點


順頌時綏 570
SideWheel wrote:
不是;提示,從你所引...(恕刪)

我重新編輯過了。但沒改到?

亮度在於Digital Sensor內所接收光粒子的數量
不看顏色或者視為同一顏色,它可以變為同顏色的圖,以色塊來看
亮度取決於同一色塊上,有接收到光粒子的數量。

認識了不少新知識也很好,謝謝。

我提到這篇,但好像沒人看:
http://www.i-cubeinc.com/3D/3shotcm.shtml
不過又有高手加入了,真好。
Bayer patten vs true color (請告訴我怎麼彌補)
樓上570寫的真好.

maxvipworld wrote:
那可否請你幫我看Ba...(恕刪)


我看了你的連結: http://www.i-cubeinc.com/3D/3shotcm.shtml

其中文章提到 :
To construct a color RGB image from this sampling method, 66% of the intensity values must be calculated. Also note that the resolving element is the 2 x 2 Bayer Filter Pattern that was used to sample the image. This means that an image captured by a 2048 x 2048 sensor actually has resolution of only 1024 x 1024.
他將解析度直接除二, 可是沒說怎麼判斷的!

我將他的照片中標示黃框的部分, 四個相鄰的pixel都有不同的亮度

就如同樓上570所說, 這些拼圖也許以樓主的論述是雜塊, 但是對解析度是有幫助的.
如果你把每四格都塗滿同一色, 那才是真正的 1024 x 1024

我之前把800萬縮成400萬再放成800萬就是要說明純軟體的補差點與Bayer是不同的.
你也可以把HTC ONE或者Xperia Z的照片縮一半解析度再放大成原圖解析度, 看看Bayer到底對解析度有沒有貢獻.

而後面的True Color Sampling當然是真實解析度. 就如同570所說, 這東西沒出現在手機, 只能拿來比較用了.


這張是ONE的圖縮成100萬直接放大

這張是ONE的圖縮成100萬再補差點回400萬

這張是ONE的原圖Bayer的400萬

一樣是看字就很明顯, 此400萬就算沒有真的400萬, 但也不是只有100萬的解析度
  • 7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