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HTC U12+沒有附TYPE-C轉3.5mm耳機轉接頭?!?!

現在不只是HTC及蘋果、SONY, 三星下一代S10也確定要拿掉
3.5mm耳麥孔了,若還在糾結耳機孔,我看以後也只能去玩小
米華為OPPO之類的手機了吧
觀月司 wrote:
有仔細看內文嗎?還...(恕刪)


你說的沒錯HTC 行銷真的很爛

但是最近的手機做得還不錯

需要3.5 先可以選擇ASUS ZenFone 5Z

他的3.5還健在 而且價錢便宜 拍照分數跟U11一樣

某方面來說 這隻CP值蠻高的 而且重量只有155


AEM wrote:
誰跟你說iPhone...(恕刪)


我沒有說沒有附 我是說買蘋果的 不太會在意那些小東西

例如快充組 很多人會自己買一組 不過我身邊的人還是用小豆腐的居多

還有保護殼 玻璃貼 包膜 買家會自己去包好包滿

個人是覺得沒差啦,反正現在已經習慣藍牙耳機了那條線根本用不到,而且之後支援藍芽的東西也只會越來越多,真不知道多一個洞要幹嘛😂😂😂
我U11的轉接頭還沒拿來用過,有意者請喊價xd
昨晚跟HTC門市人員確認過,只有附Type C耳機線,不會附上TYPE-C轉3.5mm耳機轉接頭.
畢竟已經有附Type C耳機線了 而且手機本身也是Type C接口...
Type C耳機線也是趨勢, 再說你願意出門時還要多戴一堆轉接線嗎?!


我是看不出哪裡讓Type-C耳機成為趨勢了
除了手機廠之外,有哪間耳機廠(潮牌3B不要算)特地去出這個接口的耳機嗎?
還不都是3.5mm甚至往2.5mm、4.4mm的平衡口走去
蘋果拔3.5mm是為了多賺Lightning的mfi授權費
安卓陣營拔只想得到可以省一個洞的防水功跟Cost Down而已
變成要嘛妥協音質用Type-C耳機或藍牙(還有干擾跟延遲性問題無法解決),不然就是妥協方便性多個轉接線
然後還有人被拔少了個功能還可以高高興興的為廠商護航喊蟹煮榮恩
果然如賈伯斯的聖旨所示:「消費者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直到我們拿出產品!」

Bryan0922 wrote:
昨晚跟HTC門市人...(恕刪)



觀月司 wrote:
我是看不出哪裡讓Type...(恕刪)


非為筆戰 更非APPLE/HTC粉 僅交流討論...

沒錯...

蘋果拔3.5mm是為了多賺Lightning的mfi授權費>>
蘋果是為了可以與旗下的MAC相容 傳輸檔案 有線充電等等功能 化繁為簡 壹條Cable可以達到上述功能何樂不為!

安卓陣營拔只想得到可以省一個洞的防水功跟Cost Down而已>>>有防水規格即使是3.5mm耳機孔也是要做到防水功能 對吧.
再說既然是Cost down何必捨3.5mm耳機孔再去改Type C接口 Cost不是更高?!

Type C 取代3.5mm耳機孔依然可以聽音樂 傳輸檔案 有線充電等等功能 化繁為簡;
當然有人喜歡保留傳統;有人喜歡簡潔 各取所需而已.
畢竟目前各家手機的規格幾乎都是如此 除非自己研發出自己個人喜歡的規格手機.
畢竟...消費者從來不是局外人.

Bryan0922 wrote:
非為筆戰 更非APPLE...(恕刪)


蘋果拔3.5mm是為了多賺Lightning的mfi授權費>>
蘋果是為了可以與旗下的MAC相容 傳輸檔案 有線充電等等功能 化繁為簡 壹條Cable可以達到上述功能何樂不為!
>>
這不太對喔,畢竟Lightning只有用在iPhone跟iPad上(iPod?我們懷念他)
Macbook也是改用Type-C 場外參考資料
而拔3.5mm的只有從銷量上最亮眼iPhone下手
檯面上的說法是因為機身小想要節省開孔達到更美觀,但明眼人都知道是為了賣AirPod
為什麼Mac跟iPad不拔呢?當然是蘋果自己也知道有需求存在呀

安卓陣營拔只想得到可以省一個洞的防水功跟Cost Down而已>>>有防水規格即使是3.5mm耳機孔也是要做到防水功能 對吧.
再說既然是Cost down何必捨3.5mm耳機孔再去改Type C接口 Cost不是更高?!
>>
最大的因素當然是因為→無腦跟風,最扯的是Google Pixel2也跟下去了 這臉不打不行
至於防水說法當然就是廠商的推託之詞,除非是廠商的製程能力不足
就只怕這個接孔會跟人生必備一樣,回不去了

觀月司 wrote:
蘋果拔3.5mm是...(恕刪)

反正你不買沒3.5的手機

那是你的自由

有人買沒3.5的手機

那也是人家的自由

沒必要說的好像一文不值似的

外傳S10也拿掉3.5

如果是真的

到時候希望你也能心口如一的批一批

不要像之前三星盲粉說的"人生必備可換電池"

後來也跟進不可換電池後 頭都不見了

hywdjmrhp wrote:
反正你不買沒3.5...(恕刪)


雖然我對拿掉3.5非常不以為然
但不可否認這是趨勢
會有愈來愈多的廠商跟進
消費者只能慢慢去習慣與接受
就跟電池一樣
老是覺得自己喜愛的品牌被抹黑與打壓,是一種被害妄想症的徵兆,請儘速就醫!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