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頭就只能當類比音訊的輸出device再無其他用處
但TC頭能做的太多了
1.取代賣摳B接受充電,同時還能回充給別的裝置(除了PC是永遠的host不接受回沖)
2.資料I/O(不只一般data,包含所有數位影音&類比音訊輸出)且以高速(5G/10G)傳輸
DP/HDMI/Thunderbolt/MHL通通用1個c搞定(alt mode)
3.使用PD 3.0從10W充到100W還支援PPS(就是主機版上面那些小主動元件需要吃微小電壓的協定)
4.如果是系統端的輸出口,攻受皆可(好A的感覺歐 >///<), 還能接docking實踐multiple function
(所以各位擔心的不能一邊充電邊聽音樂, 根本沒這回事, 你接個小docking保證能動作)
更別說物理特性了, 甚麼正反皆可插, 還能插拔1萬次, 以及縮小device的體積...等
這種1孔抵N孔的好東西...為什麼要拿3.5來跟他放在同個高度來討論阿.....
ps. 各位現在感受不到TC頭的威力是因為軟硬體甚至協會都還在fine tune這個規格,
(對啦,就是規格是規格,但實物做不到...有很多物理限制咩...)
畢竟,一個劃時代的新規格,需要生產者(致力研發生產)與使用者(接受購買使用)共同參與
才能夠變成一個成熟產品讓所有人受惠.
現在許多大廠願意做帶有TC的產品丟入市場試水溫(這是拿業績來賭捏)
如果C/P合理, 大家為何不試試看TC產品呢?
pps. 我不是協會或lab的人...雖然在相關產業上班但是我終端客戶不是end user,
單純因為最近在研究TC,看到很多人不懂TC, 為之發出不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