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在無線功能還無法實用前,其實可以考慮開發背包電腦(也可以土砲DIY),
很簡單,就是小PC + GTX 970 + 電池,希望背個6公斤能撐6小時,這樣子也算是無線了吧
(不曉得有沒有筆電的顯卡可以符合需求,但要有也是很貴吧?)
另外還有個建議就是開發Vive專用的椅子,因為走動固然是個特點,但是更多遊戲還是坐著舒服,
但若是坐著卻又可能和遊戲中常需要走動矛盾...
因此VR為符合第一人稱移動需求,應該會有不少遊戲是設計成駕駛模式(不管開啥),
但不曉得遊戲中的座椅和一般椅子會不會產生違和感?
所以建議乾脆設定一個Vive專用椅,可以搭配搖桿或方向盤甚至加上傾斜、偏移、旋轉、震動、吹風...等功能,這更能體會什麼才是身歷其境吧!
suifong wrote:
可惜是用會色衰色偏,壽命短
甚至有可能烙印,技術還不成熟的AMOLED?
根據 OLED-info 網站資料,HTC Vive 是採用 90Hz 2160x1200 AMOLED display,不過沒有更多細節
http://www.oled-info.com/htc-vive
georgelee wrote:
Vive下階段計畫...(恕刪)
有工程版的喔!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Q2NTI3NzU1Ng==.html
其實你土砲一下,買台筆電,再找個合適的背包,就能揹在背上了!
先講排隊。
當天早上10:40抵達三創門口(三創11點開門),
大門約有50人左右在等開門,其他門也有人,不過應該不全部是體驗VIVE的。
11點門一開,就有人用跑的衝上樓,
到4樓時,已經有持VIP的人開始進去體驗,另外一般民眾排隊區也馬上排了15人左右。
我在一般民眾排隊區排在第7個左右,服務人員告訴我:這個位置大約要排2小時。
然後我改成拿12:00的預約券,就先離開去吃飯,12點再回來。
12點回來後,以預約券在VIP那條排隊,大概又等了15分鐘左右,然後進場體驗。
結論:還是去專賣店體驗吧,不用等那麼久。
再講體驗心得。
第一個感想:視角好小。
個人感覺大概就像拿著一般手持的雙筒望遠鏡那樣,
主要就是看前方的畫面,左右上下都還是很明顯的被擋住,
跟原本期待的完全身歷其境程度有不小的落差。
第二個感想:好糊。
體驗深海的時候,就感覺解析度比預期的低,
打殭屍的時候更有看不清楚殭屍的感覺(我並不想貼著殭屍的臉看),
雖然體感體驗不錯,但是如果一直待在模糊的遊戲世界,滿意度應該還是會降低吧。
第三個感想:感應很靈敏精準。
不管是轉頭移動或是控制射擊等,動作反應都很精準靈敏。
並不會感覺到lag或卡卡,不像之前玩XBOX人動遊戲不動,
或是wii會慢一拍那種狀況。
第四個感想:那條電線好危險。
我不知道連接的電線只是展示時會有,還是以後都需要。也許只是展示充電需要吧。
我在深海移動時會踩到線,所以後來就不太敢走動,怕仆街。
第五個感想:打殭屍的恐懼感是有的。
主要的恐懼感來自於:不知道殭屍會不會從後面來。
因為視角不大,所以看不太到其他方向,於是被迫必須一直轉來轉去查看,
就增加了緊張的感覺。
也因此,會建議膽子小的朋友或女性朋友、小朋友不要體驗這遊戲。
第六個感想:是不太會暈。
我個人不會暈,不過跟我一起去體驗的老婆大人說她覺得有一點暈。
結論:期待實際上市一段時間後,能夠有許多畫面更為精美的遊戲可以玩。
也期待VIVE的視角能夠朝更加寬廣去設計,臨場感應該可以提升更多。
georgelee wrote:
Vive下階段計畫...(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