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光元件的大小和光圈大小才是硬道理
兩個都是越大越好,不過光圈越大是數字越小,不要搞錯了。
PS 以下不好懂喔!
像素可以這樣理解,如果今天在一個昏暗的地方拍照,在1/3吋的感光元件面積中,
1/30秒只有2400萬個光子會撞擊到:
如果把1/3吋的面積切成1200萬畫素,這樣每個畫素平均可以被光子撞擊2次,所
以每一個像素有,0、1、2三種色階,三原色加起來可以呈現3*3*3=27種色彩。
如果把1/3吋內切割成400萬像素的話,每一個像素有0~6個色階變化,所以共可以顯
現7*7*7=343種顏色。
所以在低光源下低畫素比較好。
另外一個光子攜帶的能量是4×10-19焦耳,非常的小,一個電子零件中的雜訊有可能比這
個大,所以在平均只有2次光子撞擊的1200萬CMOS上,雜訊會嚴重影響到影像。
pdh wrote:
糟糕....
光圈變大, F數字不是下降嗎???
光圈縮小, F數字不是上升嗎???
哇... 我錯那麼久喔
不過我是沒玩相機啦
大光圈 優點
恆定光圈 優點
縮光圈 銳利
用以上三組關鍵字下去做搜尋
應該就能知道樓主那段在說什麼了
看起來很好騙 wrote:
Htc每次都玩這招從...(恕刪)
影響畫質的變數太多囉
所以要討論的話也只能將變數侷限在一兩個地方才有辦法討論
HTC之前的拍照不被看好也是有可能問題是出在其他地方
例如鏡頭光學品質或是檔案的後製寫入(像很多人說蝴蝶畫質壓縮過大)
其實感光元件(CCD/CMOS)與鏡頭(鏡片)的好壞應該是分開討論的
不過因為手機不能換鏡頭所以在手機上大家會把這兩者混為一談當做最後成像品質
至於日後廠商還是會繼續主打高畫素也是可以想像的
看看以前底片機135規格的底片36mmx24mm是再基本不過的
可是數位相機經過十年左右的發展都還未將底片上最基本的135規格普及化
(135底片大小感光元件的數位單眼光是機身最便宜也要五六萬以上)
更別說底片上還有更大的規格
(一張底片面積比唉奉大,一棵鏡頭比一棵隨身喇叭大)
所以感光元件的進步是還有非常非常大的空間
只要科技持續在進步
當然還是有畫素提高但還是能維持畫質的可能在
只是進步比手機的推陳出新要緩慢很多就是了
所以廠商當然還是會持續畫素與畫質的規格戰
我的Flickr
https://www.flickr.com/photos/hsu4886/al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