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當手機走到後CPU時代

什麼前後的或是到不到頂的...根本沒有絕對的好嗎?
硬體夠不夠用,永遠取決於軟體怎麼寫.
如果現在手機的介面全部作成類似dos的形式,單核a8
也會性能過剩.
以後ui用複雜的3d介面,可能8核a15都leg到死.
手機硬體的發展取決於軟體要不要寫的更炫,消費者能不能
滿足於現況吧.

我想應該要讓手機不只是手機..

前面有人提到了,要和家電結合,首先是電視 ,明年的重頭戲 APPLE "iTV"
這點三星已經在作了,有 Smart TV 可和S3/Note2作一些連結,
但我想業界標準還是要看明年的iTV 端出什麼菜,大家才會大舉跟進..

這部分因HTC是單純的手機廠,如果趨勢形成,我想HTC 會很吃虧,甚至慘淡..
建議應該要未雨綢繆,先異業結盟,最好的伙伴- VIZIO 台灣的瑞軒,北美銷售第一 ,想想看,若軟體整合的好,買vizio 電視的人,應該也會優先考慮買HTC 手機..而VIZIO 電視光北美區域一年銷售數量達1千萬台以上(google到的數據!!)


li41652 wrote:
先異業結盟,最好的伙伴- VIZIO 台灣的瑞軒,北美銷售第一 ,想想看,若軟體整合的好,買vizio 電視的人,應該也會優先考慮買HTC 手機..而VIZIO光北美區域一年銷售數量達1千萬台以上(google到的數據!!)


大大的想法太好了, HTC 應該請你去做 market research! 建議 email 給 HTC!

mouseface99 wrote:
樓主是不是有點誤會 「後XXX時代」的意義了阿...

後 XXX 時代,通常只的是 XXX 曾經稱霸、但是已經有後繼者或是競爭者準備超越他的獨霸地位了...

所以現在會說是後PC時代、因為手機、平板已經開始侵蝕 PC 的獨霸地位...

後 CPU時代... 是有什麼東西已經要取代 CPU了嗎!?

如果只是 CPU 的演進... 只要還沒有被取代,現在是前/中/後期根本不知道吧....(恕刪)


用詞可能不是很精準
像是後馬英九時代,應該是指馬英九的影像力不是那麼重要,但他還是總統
所以以此延伸 後cpu時代也是這麼解釋
或是mouseface99大大有更好的詞彙?
一方寸一天地 且回首 無限藍天無限青
我同意大大的一部分看法。
可是現在買智慧型手機的消費層跟以前多普達時代差很多,以前是工程師高階白領喜愛的智慧型手機,變成連高中生都在拿,所以覺得HTC改變了,應該是因為時代的改變就是這樣。

我覺得後CPU時代言之過早,手機可能不會取代NBA卻可能取代掉PC,在台灣文書機也能賣的嚇嚇叫,而這部分的效能差異就是以後努力的目標。CPU會越做越強ram越加越大,效能越來越好,讓顧客掏錢換新手機。

當然我推崇特規手機,像NOTE系列是我唯一看的上眼的三星手機,只因為他設計概念獨特。像防水,高電池這些差異性手機應該會越來越流行。
含八卦 科技 偶像 實用 為一體的3c產品萬歲!!
樓主可去看一下高通產品架構圖,
你的magic的架構和EVO 3D不同,
而EVO 3D的架構和ONE X的架構則是相同,
雖然製造公司不同,但架構一樣,只是核心多塞2顆。
但是用到4核的軟體還不多,所以就有好像沒有差別的這種感覺。
這就像是當初4核心電腦剛出來,當時還是很多人建議買雙核一樣。
到了幾年後4核的優勢才會出來。

另外現在的A15架構又比之前的A9快,
簡單來說,架構越先進就會越快。
要到像現在X86後CPU時代可能還很久,
畢竟X86是因為沒人可和INTEL玩了,
INTEL就擺爛了,
而ARM則是好幾家廠商在做,
有競爭就有進步。
有同感

電池跟續航力真的是接下來的重點

不增加厚度跟重量的情況下

把電池加到3000~3500mah

續航力更久

讓我出門能用爽爽也不用帶尿袋

真的會讓我毫不考慮的買下去

台北/ Steve Lee
carpe wrote:
用詞可能不是很精準像...(恕刪)


哈哈,後PC時代,大家家裡還是有在用 PC 呀!

只是被替代的趨勢已經出現~

後馬英九時代,表示下一任總統也快要出來了~

真要說的話,現在正是智慧型手機的時代吧!(或是移動運算裝置!?)

百家爭鳴,不管是手機硬體廠、OS平台提供者、軟體開發者、甚至內容提供者

現在根本還沒有達到最高峰~ 要用 "後" 這個詞真的是太早了~


不過我也覺得,在CPU持續效能演進、相機鏡頭畫素越來越高,螢幕DPI越來越高的變化下

電池的演進真的是太慢了! 所以真的是期待廠商能研發出高效能以及長效電池!

或是更方便的充電機制,像之前就有人發表過相關研究,夠過體溫、氣溫、走路時的晃動,甚至透過空氣中的電磁波就可以充電~

希望在未來幾年能夠慢慢的進步到市售階段!
作人如果沒有夢想,那跟鹹魚有什麼分別!
還早著呢

到時google會推出更吃資源的軟體 或是支援更高解析度

然後硬體就得大幅提昇才能順暢運行

等大部分硬體滿足需求後google再次升級

就像微軟windows跟intel CPU

DirectX跟ATI/Nvidia顯卡 一樣

這種循環至少創了快20年的榮景

這種穩定的獲利方式會是廠商所追求的

(至少對google跟高通而言 系統廠就只能撿剩飯了)


而且ARM的效能真的很差
距離powerPC還有一大段距離

這讓人想到一句名人語錄

"對任何人來說 640k的記憶體就很夠用了" by 比爾蓋茲 1981
前後是個人的認定

如果是後 那各大電子業也準備關門了

哪有什麼後 技術不是一直在突破嗎

以前單核 後來雙再來多核心 誰知道以後會怎樣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