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

畫素競爭下的真相 ---- 1/3 吋 CCD CMOS 作成 400萬畫素 是否是正確選擇

sycee2008 wrote:
我這樣說明比較簡單:
1. 就一般來說,多少畫數,取決於最後輸出圖檔的畫數
2. 問題來了,要產出4Mp,需要怎樣的physical element,這兩者其實"沒有必然關係"
3. 多數相機廠商,以4M element產出4M pixel,這就造成今天多數網友認為"這兩個相等,才是真正的畫數"。實際上,這是錯誤的~
4. 說上述論點是錯誤的,絕對會威脅到99%網友的認知。因為4M element產出1M Pixel或是12M Pixel的演算法都是存在的,只是少有人用,因次可能被部分有心人士操作為"邪門"
5. 平實來說,演算法是中立的,沒有什麼對或錯,沒有人有權利說怎樣產生1Mp/4Mp/12Mp才是正統

回歸攝影的本質,其實HTC One做的,是"更貼近手機用戶的需求"而已。

就技術面而言,1Mp/4Mp/12Mp都有各自的問題要解決,所以討論誰高誰低,不如討論誰的選擇更適合使用者(講白一點,各家廠商掌握的技術都差不多,差別在於研發的方向是什麼)(恕刪)


你可能沒看懂我所寫的內容
今天我的重點根本就不在演算法...而是在硬體規格
用演算法..今天就算你有4M的真實訊號..你要怎麼處理成1Mp 2Mp 8Mp 12Mp
各大廠有自己的獨門運算方式..

4Mp的訊號去算出1or2or4Mp的圖片容易很多..圖片也不會失真
畢竟是從大訊號量濃縮成小訊號量

但是要算到8Mp或12Mp那就要看功力夠不夠運算晶片夠不夠強..
從無到有的訊號用演算方式去推導出來..這品質會好??..

如果演算法真的這麼強..那硬體廠就用不著追求IC設計的要有多密多小了
我砸大錢找一堆數學天才來..全部用小訊號來演算不就得了??


再來回到我想說的重點
首先..
1個photodiode俗稱感光元件= element(有可能是紅藍或綠其中之一去代表)..產生一組訊號對吧

今天樓主所闡述的是
bv2fb wrote:
近年來廠商廣告都將畫元 (Sub-Pixel element) 稱為畫素 (pixel) ,積非成是的將 400萬畫元 (Sub-piexel element) 稱為 400萬畫素(pixel) ,將錯就錯,積非成是,已成業界常態。

其實那些宣稱 400萬畫素之 CCD CMOS 都一律只能輸出 100 萬個真實的亮度及彩色資料。也就是只能得到一張 100萬點之照片。黑白彩色都一樣,其它多餘的點都是插補假造,愚弄麻瓜而已。

由於 CCD CMOS 只能分辨光的強弱(黑白),不能辨別顏色,所以每個畫素 (pixel) 至少需要至少3~4個畫元 (element) ,畫元上面貼上 R紅、B藍、G綠濾光片,如此才能經由 DSP CPU 算出顏色及亮度向量,以組成正確亮度與顏色之照片。(恕刪)


現在的400萬畫素(pixel)是由400萬個phohdiode(紅藍綠三色感光元件) = element 所組成
來源訊號量 = 400萬組

以他的算法400萬組訊號經過演算變成100萬組成像訊號...
所以他認定現在所有市面上所宣稱的畫素都要除4..就算你是1200萬素..實際上也只是300萬的成像訊號

下面這張圖你參考一下


來源出處一樣是Olympus

可以仔細看一下他對於畫素(pixel)的圖解

我想表達的就如同這張圖
400萬畫素(pixel)是由1600萬個phohdiode(紅藍綠三色感光元件) = element 所組成
總來源訊號量 = 1600萬組

我認為廠家所說的畫素多少就是多少...因為他們出廠前就算過了..多少畫素=多少成像訊號

我的論述來源根據影像光學大廠Olympus
他所持的論點來自自身經驗還有維基
你信誰?

bv2fb wrote:
但是我的實際經驗告訴我,你的方法沒有被採用過。我年輕時也曾經妄想要這樣做,但失敗了
如果你是我的研究生,我會給你高分。因為你如此認真,所以我想破格傳授你本門不傳之祕。

我原不想回應那些惡質打手,但是看到有許多像你這樣的人,真的是認真參加討論,求知、求真若渴。
今天又精神很好,就打打字吧!(恕刪)

bv2fb wrote:
其實那些宣稱 400萬畫素之 CCD CMOS 都一律只能輸出 100 萬個真實的亮度及彩色資料。也就是只能得到一張 100萬點之照片。黑白彩色都一樣,其它多餘的點都是插補假造,愚弄麻瓜而已。(恕刪)


有多年經驗的人還收了研究生...
還東改西改參考網友意見...連維基東西出來討論..這..

說真的我還蠻好奇樓主是哪間學校的教授??
看樣子應該是理工背景的..
如果經驗這麼豐富.肯定發了不少好paper...
不知道願不願意給各DOI碼..還是給個期刊名稱..券號頁數我自己去下載來拜讀一下

小弟慚愧也念了好幾年的理工科..
遇到到的教授給的觀念還有訓練是
"有多少證據說多少話,不要自己亂掰""你的文獻來源呢?""這理論你自己發明的還是有根據"
我還沒遇過立場不堅定..論述無根據..參考維基???
如果經驗誠如樓主所說的這麼豐富...
一定手邊有很多可以參考的資料..不可能所有都是公司機密不可外洩..
煩請提供...


此外..連麻瓜一詞都出來了...
很難想像這是從大學教授所打出來的話語..
自我造神??非我族類就是麻瓜???

不過要是你發了nature science..我可能還會服你..給幾篇大作拜讀一下囉
是說我遇過發nature的教授也沒這麼目光無人耶

唉...以後的小朋友們還是好好念書..不然被打入麻瓜一族就麻煩了

jeffe wrote:
你可能沒看懂我所寫的內容
今天我的重點根本就不在演算法...而是在硬體規格
用演算法..今天就算你有4M的真實訊號..你要怎麼處理成1Mp 2Mp 8Mp 12Mp
各大廠有自己的獨門運算方式..

4Mp的訊號去算出1or2or4Mp的圖片容易很多..圖片也不會失真
畢竟是從大訊號量濃縮成小訊號量

但是要算到8Mp或12Mp那就要看功力夠不夠運算晶片夠不夠強..
從無到有的訊號用演算方式去推導出來..這品質會好??..

果演算法真的這麼強..那硬體廠就用不著追求IC設計的要有多密多小了
我砸大錢找一堆數學天才來..全部用小訊號來演算不就得了??...(恕刪)


都唸到研究所畢業了,看清楚再回答好不好

什麼叫做"圖片不會失真"(光這句就知道你落入盲點了)

誰說算出來品質會好?這應該是呼應你前面的"不會失真"對吧?你還是一樣落入盲點

你砸大錢去找?快啊!做好之後我給你生意如何?但是前提是你做得比別人好

最後一堆無腦發言,我懶得評論了
Usually for FSI, without Microlens and color filter, we may need 30 to 50 layers depending on the chip


bv2fb wrote:
那請教大大現代 CM...(恕刪)
ad47 wrote:
對耶 樓主竟然把1/...(恕刪)


我個這種從 CRT Vidicon 磁控管、真空管一路走到電晶體 IC LSI CCD CMOS 人
竟然忘掉 CMOS 有效畫素之實際尺寸應為公稱英吋數的 2/3 左右,實在是該打屁股。罰跪計算機。
但請原諒我,當時已是清晨03:00。我已昏昏欲睡。

你及許多網友提供的訊息。對我幫助很大。先行致謝。
有空我會據以改寫我的例子,以免誤導涉世未深的小朋友。

但是假如你像其他6個心胸高貴的人一樣,私下寫簡訊給我告訴我哪裡打錯,
讓我有機會偷偷改正,我會更感激,也會找機會結草報恩。

如果你已超過30歲,應知道那些將 Google 得來的資料,拿來炫耀,
用來奚落他人的人,通常不會使人更尊敬他。

我應有說過,因為我寫的不是學術文章,所有數字只是為行文方便,隨便找個計算機算一算個概數。
至於名詞、時間我也是隨便打打,我並無精力先翻資料或上 Goggle查證。
我只是無事練打字,防老年癡呆,順便將天保年間的記憶寫下來。與大家分享切搓。

我想我的原罪是我的言論受某些廠商歡迎,但對某些廠商不利。

可是如果像我這樣不吝於分享知識的人,都要受這種待遇。這個論壇不知會變怎樣。


附件
高貴的善心人士私下告訴我,提醒我改正之例,在此公開公開表示感謝。


----------------------------------------------------------------------------
附件一

打擾了

"綠光需求量是紅光的2倍,藍光的6倍,很難做到。用 CMY 雖可解決,但顏色會較混濁。
所以通常都是用4個畫元 (element) ,上貼 RG RB 濾光片來組成一個四方形磁磚 (Mosaic)"

文中 RG RB 是不是筆誤呢? 是不是應該為 RG GB ??

-------------------------------------------------------------------------------



-------------------------------------------------------------------
附件二
文中提到“一台一億元的昂貴的離子濺射機 (ion implentar)“
應該是離子佈植…將離子高速打入,其濃度和深度決定半導體性質…

感謝您分享有關畫素方面的知識!

-------------------------------------------------------------------



族繁不及備載................
如照O家的那張圖來看
是否表示一個完整的感光元件即代表一個像素
所以假設五百萬個感光元件 即可產生五百萬個像素呢 謝謝
400萬畫素就是400萬畫素

根據我的經驗 (是的 我要計劃出規格讓RD去開發)

我待過的幾間公司 不巧正是 Nokia, Samsung, Apple, HTC, Sony... even 山寨的供應商

一個pixel就是一個pixel


HTC 改用大pixel的想法至少有三年了 (這次的sensor 是前前東家的產品)
這的確是很勇敢的一步 但也是很正確的一步

畢竟好色如我 也想在夜店拍辣妹
總不希望美女臉上看起來滿臉紅紅綠綠的彩點 感覺身體有異狀

也不希望跨年拍煙火時 看到的噪點比煙火還壯觀

小pixel的問題就是能吸收的光子也少 加上截面積小 進來的光子也少
此時我們只能增大增益 但是一些如暗電流的噪點就越來越嚴重


但是pixel太大 sensor面積大 鏡頭光程會更高
手機的厚度是有限制的

在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情況下
手機廠的marketing必須作出決定

808的確比較好 但是symbian沒有啥軟體
iphone 很好用 所以吃了毒蘋果 就很難回去了

不過至少我的備用手機 我會考慮the new one 因為他的相機夠好

chiashow wrote:
Usually fo...(恕刪)


請教一下 layer 數與需用 Mask 數是程 一比一,還是一比多,還是多比一。
可以分享給大家嗎?
ion implanter 是離子佈植幾 很感謝版大這篇文章 真地學到了很多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事情

chiashow wrote:
400萬畫素就是40...(恕刪)

所以這次htc的方式重點就是
即使在相同的感光元件面積上
放上的只有4M個的感測器
但是因每個感測器能接收的資料是同樣面積的千萬級感光元件的單一感測器的3倍
所以只要軟體跟互相搭配的資料處理得當的話
理論上是可以拍出較好的成像品質的 是否可以這樣理解呢?
  • 7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